李貴敏新思路》電商產業停滯不前,年輕世代會不會成為失落的一代?
值此數位化時代,這種簡單的主計總處應及時公布經濟數據,竟遲遲不予公佈周知,顯示政府對電商產業的輕忽與不重視。這種漠視的態度,導致台灣電商產業停滯不前。若情況持續下去,年輕一代恐將成為台灣發展史上最令人惋惜的一代,而整個社會也將因此付出沉重的代價。(圖/取自網路)
作者/李貴敏
每當政府發布經濟數據時,表面上總是一片欣欣向榮,但民眾實際的生活感受卻是截然不同。物價高漲、薪資停滯、就業困難,沉重的壓力令人喘不過氣來。這種官方數據與民間感受間的巨大落差,在日前公布的電子商務統計中,尤其明顯。
以主計總處應及時公布數據為例,除曾經發生一年內竟三度調整數據,以及112年電子商務統計數據,竟拖延至113年底才公布的嚴重延遲情事。值此數位化時代,這種簡單的數據竟遲遲不予公佈周知,也顯示政府對電商產業的輕忽與不重視。也就是這種漠視的態度,導致台灣電商產業停滯不前。
根據這份姍姍來遲的數據,112年台灣電子商務交易額約為6兆8,815億元,儘管表面上微增1.4%,但事實上卻透露出一股嚴重的停滯感。尤其是服務業電商交易額約2兆4,440億元,雖有4.3%的年增幅,卻遠不如疫情高峰期的兩位數增長。批發及零售業更是僅增長2.4%,年增金額僅364億元,昔日繁華似難再現。
然而,這些數字背後反映的,不僅是經濟的疲弱,更是反應台灣整體電商產業能力不足的窘境。其實,世界各國在電商運營模式上早已百花齊放,歐美盛行的訂閱制服務,讓消費者透過訂閱,定期獲得個性化的產品與服務,也早已成熟運行多年。但在台灣卻始終無法有效推廣,業者似乎也猶豫不前,消費者接受度更是不高。
反觀鄰近的中國大陸與東南亞的直播電商則是席捲市場,透過網紅的即時互動銷售,創造出龐大的消費熱潮與收益。但台灣業者雖然一直試水直播銷售,卻未能有效吸引消費者參與或形成氣候。跨境電商的快速興起,更凸顯出台灣在物流效率及支付系統整合上的落後,導致本地消費者更傾向選擇國際平台購物,也因此,本土業者逐步失去競爭優勢。
再以韓國酷澎(Coupang)為例,其近年積極搶占台灣市場,快速的物流與價格優勢也讓其迅速走紅。根據民間機構113年的市場調查顯示,酷澎品牌聲量較112年暴增120%,也成為台灣消費者熱門選項。同時,中國大陸的淘寶、拼多多等平台更是積極搶攻台灣市場,市占率也快速攀升,聲量年增逾三成。凡此種種都對本土業者造成極大的壓力。
另一方面,國人出國旅遊比例也一再提升,根據業者調查,113年近六成消費者將海外旅行列為主要消費,嚴重影響國內消費動能,尤其精品與美妝等高價位產品受創最深。面對這種市場環境的轉變,本土電商業者卻束手無策,業績持續衰退,而進一步凸顯出台灣電商的成長瓶頸。
此外,國內電商業者還面臨著營運成本的快速攀升,包括物流配送費用、廣告行銷支出及平台營運成本不斷增加,使得許多中小型電商難以維持利潤,甚至無法長期經營。另外,品牌忠誠度下降也嚴重困擾業者,消費者習慣追逐折扣優惠,對品牌本身缺乏忠誠,導致業者難以培養長期穩定的顧客群。
更令人憂心的是,電商詐騙案件頻傳,消費者對網購安全性的疑慮日益增加,對本地電商平台的信任度也大幅降低。政府雖有提醒,卻缺乏有效且積極的因應策略,也使得問題持續惡化。其不僅影響消費者的購買意願,也讓誠實經營的業者受害。
這些問題背後最重要的是,電商產業若能健康成長,將帶動大量新型就業機會的產生,尤其適合年輕人投入創業與創新,帶動整體經濟活力。許多國家的電商產業發展蓬勃,不僅創造許多新興職業,更有效緩解年輕世代的就業壓力,提供多元的就業選擇與發展機會。然而,政府的無為,也導致年輕世代陷入低薪、缺乏前景的職涯發展困境。這種惡性循環不僅限制了年輕人的夢想與未來,更使整個社會失去了前進的動力。
面對這樣的現實,我們又怎能不感到憂心忡忡?若情況持續下去,年輕一代恐將成為台灣發展史上最令人惋惜的一代,而整個社會也將因此付出沉重的代價。

李貴敏,國立政治大學法學碩士、美國太平洋大學法學博士及法學碩士,國立交通大學兼任教授及東吳大學兼任副教授。金典律師事務所創辦人、Baker McKenzie 國際資深合夥人、海基會財經顧問。立法院第十屆第一、二會期優秀司法正義立法委員,口袋國會評鑑立法院第十屆第一、二會期司法法制委員會優質立委,口袋國會評鑑立法院第十屆第三會期全院表現優質立法委員。
- 記者:優傳媒新聞網
- 更多政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