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年公車友善心運動 響應交通安全年 搭公車「要招手」「 握扶手」、行人「遠離大車四周」

113年「公車友善心運動」今日正式揭開序幕!臺北市公車聯營業者投入本活動已經第17年,建立起駕駛與乘客間友善互動之文化,形成乘客感謝駕駛、駕駛提供更好服務之良性循環。響應「113年交通安全年」,今年並以搭公車「要招手」「 握扶手」、行人「遠離大車四周」等安全守則,深入校園與學童互動,教導正確的交通安全觀念,以建立更友善安全的交通環境。

根據臺北市統計,112年公車為交通事故主要肇因的比例為3.86%,較前一年度下降1.1%,乘客主動回饋優良事蹟件數近4千件,乘客滿意度調查達95.6%,顯示臺北市公車呈現的高品質服務。

公車友善運動多年來持續投入宣導志工服務,已觸及近4萬6千名學童,今年度也搭配主題「為愛啟程 安全運轉」推出一系列活動,營造友愛的乘車環境。今年起跑記者會係首次結合校園宣導,響應「交通安全年」,宣導主題著重於學童搭乘公車的安全行為,並導入「大客車視野死角教具」配合新型電動公車「實車體驗」教學方式,讓學童實際體驗了解視野死角的相關知識。

臺北市政府張溫德副秘書長表示,113年「交通安全年」,以推動「行人安全」、「乘車安全(駕駛不急煞車猛起步、乘客應具備安全搭乘知識)」等為重點,9月下旬起駕駛員也將進入臺北市各國小校園化身為安全大使,讓不同年級的國小學童可以學習到搭乘公車的安全知識,教學中並融入搭公車「要招手」「 握扶手」、行人「遠離大車四周」之口訣,讓學童能琅琅上口,深化交通安全意識。

記者會中,也邀請民權國小兩位學童分享平時搭乘公車和駕駛間的良好互動,他們表示,平常搭公車時,駕駛會提醒我們坐好或抓穩把手,感謝駕駛平安送達學校,讓我和媽媽都很安心。另外一位同學分享,今天實際體驗瞭解大型車輛的視野死角後,才發現原來駕駛的視角看不到我,以後上車前和下車後我知道應該和公車保持安全距離。

另外,交通局也針對學校周邊「行人動線淨空」、「行人動線串聯」、「行人被看見」加強檢視,優化校園周邊行人步行環境,現已完成28所學校周邊行人環境改善。教育局以「交通安全教育五大守則」、「交通安全教育五大運動」、「兒童安全通過路口」及「機車安全與防禦駕駛」等議題為推動重點,與警察局協力辦理入校宣講及校園交通安全宣導活動,期透過各項交通設施改善、交通安全意識推廣,讓臺北市成為更安全的城市。





最新政府消息新聞
人氣政府消息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