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膜力再現 「濱江水資源再生中心」今開工動土
- 發稿單位:規劃設計科
- 發稿日期:114年3月31日
- 新聞聯絡人:林子筠
- 聯絡電話:0963568252
- 業務聯絡人:陳鏗元科長
- 聯絡電話:0905219809
臺北市第二座三級處理的濱江水資源再生中心,今(31)日舉行開工動土典禮,由蔣萬安市長率隊進行動土,祈求工程順利進行。繼民生水資源再生中心,北市府工務局衛工處打造第二座MBR薄膜的濱江水資源再生中心,將會是臺灣最大的三級處理廠,接力提升臺北市污水處理量能,逐步實現2030年臺北市污水完全自主處理之市政願景目標,並提升處理水質,對環境永續發展做出貢獻。
臺北市長蔣萬安表示,本市預計興建民生、濱江及社子島等三座新一代的水資源再生中心,其中濱江水資源再生中心是最重要的一塊拼圖,今年開工後,預計將於2030年完工營運,每日可處理16萬噸的生活污水,這將會是台灣最大的三級污水處理廠,可將本市廢污水經三級處理比率提升到50%,超過美國的洛杉磯,對環境永續發展做出巨大貢獻。
工務局長黃一平表示,濱江水資源再生中心採半地下化設計,地下為污水處理設施,採用先進的MBR薄膜技術,放流水質遠優於國家環保標準,除可補助河川基流量,友善水域環境,更可部分回收使用,讓珍貴的水資源能循環再利用。另外也將設置環境教育設施,推廣環境教育,讓愛惜水資源的理念,往下扎根並擴大延伸。
衛工處長程培嘉進一步說明,過去污水處理廠被民眾視為嫌惡設施,濱江水資源再生中心特別針對異味源頭管理,對於異味產生源等設施採全地下化配置,所有開孔加蓋密閉,增設5處監測點加強監控異味,防止異味逸散,另外水資源中心上部規劃為廣闊綠地公園回饋市民,以「漣漪」與「綠意」為設計理念,開闢成賞機景觀休憩公園,塑造臺北市未來航空門戶意象,市民朋友可以到這裡來賞機遊憩,將成為本市嶄新地標及熱門景點。
- 記者:台北市政府
- 更多政府消息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