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市清潔隊員巧思 用廢竹筷做成實用小物

記者李梅金/台中報導


中市清潔隊員巧思 用廢竹筷做成實用小物
烏日清潔隊利用廢竹筷製作實用小物情形

據統計台灣一年使用45億雙免洗筷,竹筷製作過程難免有過氧化氫或二氧化硫等抑菌、漂白劑添加物,長期使用除影響身體健康,廢棄竹筷也會造成環境負擔,因此市府鼓勵民眾自備環保餐具,兼顧衛生健康,也減少一次性垃圾。台中市政府環保局分享,烏日區清潔隊隊員陳慶隆發想「化廢竹筷為實用小物」,他將乾淨的廢竹筷清洗風乾,裁剪適當尺寸,利用熱熔膠製成簡易手機架、輕食品茗墊、鍋物隔熱墊等,在資源回收宣導時,作為有獎徵答宣導品之一,別具特色與意義。


中市清潔隊員巧思 用廢竹筷做成實用小物

廢竹筷做成輕食品茗墊、鍋物隔熱墊

烏日區清潔隊長楊胤甲表示,利用竹筷化廢為寶,成為生活實用小物,具減廢宣導意義。目前清潔隊針對區內餐飲店家也積極普查及加強宣導,要求餐飲業者不得提供塑膠類的杯、碗、盤、碟、餐盒及餐盒內盛裝食物的塑膠內盤等一次性餐具,減少一次性垃圾產生,共同維護生活環境品質。

環保局提到,台灣消費購物存在過度使用塑膠袋的問題,據估計全台每年平均使用超過90億個塑膠袋;提醒民眾乾淨不用的塑膠袋,稍加鋪平摺疊或打結方式,減積減容後集中交付清潔隊資源回收車,乾淨塑膠袋不當垃圾,回收再利用好環保。


中市清潔隊員巧思 用廢竹筷做成實用小物

烏日清潔隊同仁宣導自備餐具減少一次性餐具使用

隊員鄭美雲分享,家中常有各式大小提袋,如紙袋、布類或具防水性帆布提袋等,她也鼓勵民眾出門購物自備環保提袋,避免向商家索取或另外購買塑膠袋,在平時消費中落實減量環保行動。

環保局長陳宏益提醒,民眾外出用餐時,應養成自備餐具、少用一次性丟棄物品的綠色生活習慣,更歡迎商圈或店家加入「提供自備優惠」的行列,一起落實垃圾減量,響應減少塑膠袋使用行動,改變「用完就丟」轉化為「重複使用」的經濟環保行動。

更多新聞推薦

連日大雷雨 吳德榮:近年少見


最新政府消息新聞
人氣政府消息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