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科學家動手玩實驗 科普實驗系列課程龍岡國中登場
記者黃駿騏/桃園報導

桃園市長年深耕科學教育,自109年起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姚清發教授團隊共同規劃科普實驗系列課程,迄今受惠學生人數已逾1,500人。114年持續提升桃園市學生自然科學實驗操作之實作能力,委託龍岡國中於22及23日辦理「落實科學教育及加強學生基礎科學實驗操作課程」,吸引來自全市12所國小學生報名,共240位中小學生參加,期貫徹108新課綱所強調「探究與實作」精神,鼓勵桃園學子動手操作玩科學。
市府教育局指出,本次科學實驗操作課程相當豐富,不僅有生物科、物理科、化學科,更結合雙語等跨領域課程。生物課程透過操作顯微鏡與手機結合技術,能清楚拍攝肉眼無法看見的草履蟲分裂生殖、接合生殖、水蘊草的葉綠體流動;透過顯微鏡也可以讓學生觀察到1分鐘內紫洋蔥如何質壁分離、難得一見水蚤生寶寶過程……等。
桃園市「落實科學教育及加強學生基礎科學實驗操作課程」於龍岡國中登場。
透過顯微鏡操作、堅強師資陣容詳盡解說,及與各年級段同儕互動合作學習過程,引發科學興趣,進而提升學生科學思維與素養能力;更可以親子共學,學生可透過手機將實驗過程中的顯微鏡影片同步傳送給家人,分享學習體驗及樂趣。
其次,化學課程也是精采可期,師大講師團隊設計「藍晒圖原理-藍染術教學」、「鑽石的兄弟-巴克球製作」、「到底有多酸-檸檬汁純度測定」等創意體驗課程,並於操作過程加入團隊合作與分組討論環節。例如:光線反射實驗中-「如何讓雷射到指定的位置」,學生必須一起討論光線反射的原理,提出假設,再藉由動手操作、實驗觀察、數據收集分析,驗證所提出的假設,透過探究實作,落實問題導向之學習。
桃園市「落實科學教育及加強學生基礎科學實驗操作課程」於龍岡國中登場。
教育局表示,辦理科普營隊呼應張善政市長教育展望,不僅加強學生基礎科學實驗操作課程、強調動手實作能力,更營造生活化情境雙語教學。本次科普營隊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化學系外籍教師卡法拉博士協同進行雙語科學實驗操作教學,先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陳美玲老師帶領學生進行國中自然酸鹼滴定實驗,再由卡法拉博士運用簡單英語會話說明實驗操作過程。透過科學及英語教學跨域合作,讓學生於動手做實驗過程中,浸潤於生活化雙語情境,提升英語聽說運用能力,同時培養學生實作力與國際力。
教育局強調,科學教育是國家永續發展之基石,透過科學實驗操作培養學生探究及自主學習精神,分組學習合作更能建立學生團隊合作精神,不僅培養獨立思考能力,也促進多元智能發展,提升自然科學學習成效及動機、運用雙語教學開啟國際視野。
桃園市「落實科學教育及加強學生基礎科學實驗操作課程」於龍岡國中登場。
未來將持續推動桃園的科學教育,挹注充足經費,充實學校實驗設備,持續為桃園的莘莘學子,營造一個科學探究,開發潛能的優質環境,讓自然科學教育扎根至全市的校園角落。
桃園市「落實科學教育及加強學生基礎科學實驗操作課程」於龍岡國中登場。
更多新聞推薦
● 林岱樺出席賴清德官邸烤肉趴 PO綠委大合照 網酸:喬好了?- 記者:記者黃駿騏/桃園報導
- 更多政府消息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