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代置產族 買新不戀舊

新世代置產族 買新不戀舊

文/朱福山



隨著全台軌道建設布局越來越健全,越來越多的人逐軌道而居,尤其是近年高鐵周邊特區發展及生活機能漸趨成熟,加上科技產業擴廠布局南、高兩都下,使得新世代置產族有越來越多的購屋選擇,觀察,他們偏好「買新不戀舊」的新區域。



高鐵置產學崛起



過去圍繞捷運展開的軌道經濟學背後,一股以高鐵置產學為主的新興浪潮正在崛起。攤開台灣高鐵去年營運數字,不僅運量7,308萬人次、營收498億元雙創新高,今年2月營收也衝上44.96億元的同期新高,國人搭乘高鐵往返西部走廊的需求不言而喻。



交通部鐵道局營運監理組組長徐榮崇不諱言:「高鐵初始願景就是希望打造西部走廊一日生活圈,如今確實已幫助到國人在旅遊、通勤、商務等各面向的方便性。」



其中,通勤及商務的影響,更可從近年高科技產業,紛紛跟著高鐵沿線布局得到驗證;而大量的就業機會,就代表著同等的居住需求,可從當地向外一路延伸,在一日生活圈的氛圍下,高鐵各站周邊房市都有機會受惠。



新世代置產族 買新不戀舊

改寫北南產業結構



上述狀況又以台積電的案例最鮮明。因應全球對AI人工智慧晶片的需求持續發燒,台積電日前宣布重新啟動全台大擴產計畫,3月下旬2座先進封裝廠確定進駐嘉科,在當地房市更引起一陣熱議。



此外,橫跨南、高兩都的「南部半導體S廊帶」也迎來半導體相關供應鏈先後加碼投資高雄,包括英特格、默克、穩懋、群聯等,S廊帶已往先進製程布局,開始打造上中下游完整的半導體產業生態系。



台積電三奈米製程投產放量,支撐南科連續3年破兆元營收,去年更首次超越竹科,未來很可能改寫台灣長期以竹科為首的產業結構,在S廊帶中起到引領作用。根據竹北經驗,科技產業發展牽一髮動全身,未來S廊帶計畫一旦到位,國人就業、置產的板塊遷移都將跟著改變。



房市破壞式創新成長



高鐵花17年打造西部走廊一日生活圈,科技產業沿線布局,導致多數站區已進入成熟期,如南港、台北、板橋、新竹等,未來則有延伸東至宜蘭、南至屏東等計畫,若全島一日生活圈持續發展下去,或許在一成不變的房市裡會有更多破壞式創新的全新局面產生。



註:完整文章見住展雜誌498期



延伸閱讀:
【解讀新世代高鐵購屋學】 軌道置產 逼宮記
軌道經濟蔚主流 高鐵站周邊建案精選
速讀台灣高鐵



《住展雜誌》創立於1985年,是全台第一家房產媒體
擁有最豐富且即時的預售屋、新成屋資訊
以上文章未經授權,禁止擅自轉貼、節錄
官方網站:www.myhousing.com.tw
FB粉絲團:www.facebook.com/myhousingfan


住展雜誌 】授權轉載,原文出處【 新世代置產族 買新不戀舊



最新房產新聞
人氣房產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