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行星撞地球機率增至3.1% 創現代觀測紀錄新高

根據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今天公布的數據,一顆威力足以夷平一座城市的小行星,如今有3.1%機會於2032年撞上地球,是現代預測紀錄上最具威脅性的太空岩石。

法新社報導,風險雖變大,但專家表示無須驚慌:全球天文學人士都目不轉睛地追進度,韋伯太空望遠鏡(James Webb Space Telescope)觀測點下個月也將轉向這顆代號2024 YR4的小行星。

2024 YR4是去年12月27日首度由智利柳樹天文台(El Sauce Observatory)所發現。

天文學家從2024 YR4亮度判斷,估計它大小約介於40到90公尺之間。分析光線特徵之後,判定它有著相當典型的構造,而非罕見富含金屬的小行星。

2024 YR4撞地球的可能性1月29日破1%時,國際小行星預警網(International Asteroid Warning Network,IAWN)曾發布過警告備忘錄。自此之後,機率雖有波動但維持走升趨勢。

根據NASA最新計算,2024 YR4於2032年12月22日撞地球的概率來到3.1%。

上一次對地球構成這類威脅且尺寸大過30公尺的小行星,為2004年代號99942的阿波菲斯(Apophis)。這顆小行星一度有著2.7%機會於2029年撞擊地球,但經過更多觀測之後,這個可能性已被排除。

如果風險破10%,歐洲太空總署(European Space Agency)行星防禦辦公室主管莫伊斯(Richard Moissl)解釋說,國際小行星預警網將會發出正式警告,「對領土內有區域受撞擊威脅的各聯合國成員國發布建議,展開地面準備」。

然而,不同於6600萬年前一顆導致恐龍滅絕的10公里寬小行星,2024 YR4等級被列為「城市殺手」而非全球性災難,但仍足以造成相當程度的破壞。

它潛在的破壞性與尺寸無關,而是在於速度,因為若真的撞上,時速有可能直逼4萬英里(6.4萬公里)。

若它進入地球大氣層,最可能的情況是在半空中爆炸,且威力約等同8百萬噸(megatons)TNT炸藥、廣島原子彈威力500倍以上。

然而,非營利的行星學會(The Planetary Society)首席科學家貝茲(Bruce Betts)說,如果2024 YR4真實尺寸比較接近預估值的高端,也不能排除產生撞擊坑的可能性。

至於潛在撞擊範圍,則跨越東太平洋、南美洲北部、大西洋、非洲、阿拉伯半島和南亞。然而,莫伊斯強調,現在還遠遠不到民眾需要做出移居這類激烈決定的時候。

好消息是,還有很充分的時間做出因應作為。

NASA的2022年「雙小行星改道測試」(Double Asteroid Redirection Test, DART)任務就證明,太空飛行器可以成功撞偏小行星行徑軌道。此外,科學家也曾提出過其他方式的理論,例如利用雷射蒸發小行星表面物質以產生推力、利用太空船重力來拉偏它的行徑軌道,或甚至利用核爆作為最後手段。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延伸閱讀
最新科技新聞
人氣科技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