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捷與台哥大推出智慧軌道應用平台 兩分鐘看各國如何發展智慧鐵道

高捷與台哥大推出智慧軌道應用平台 兩分鐘看各國如何發展智慧鐵道

(示意圖/擷取自Pixabay)


台灣大哥大與交通部、高雄市政府、高雄捷運公司共同推動「5G Smart Train FRMCS計畫」,本月12日於高雄舉辦記者會,展示五大場域應用,包括5G TaaS (Transportation as a Service) 交通整合平台、AI行車軌道事前偵測與即時告警服務、月台AI人流環境偵測與管理服務、票卡收費逃漏檢測與辨識服務,及AR旅客體感互動與城市觀光導覽服務,這些創新應用服務可提升輕軌工作人員50%效率,運用AI技術偵測軌道異物的精準度達到90%以上。


鐵道在許多國家都是重要運輸方式,為了因應消費需求、都市人口增加、永續等議題,各國開始將AI導入鐵路運輸,協助處理運輸過程遭遇的問題,用以提高安全性、降低營運成本等目的。


台灣


桃園捷運從2020年投入建置5G智慧鐵道系統,並以機場捷運線作為驗證場域,已經建置「桃捷雲端運算平台(雲平台)」、「Metro MARS〈Monitoring & Analysis Reporting System〉智慧鐵道監控系統」、「IoT應用及旅客服務」等技術,可以回傳數據、營運系統主動發送警報,也可以做到故障趨勢分析與即時監測,提高維修效率與減少成本支出。


北迴線太魯閣號列車出軌事故後,國人對於鐵路安全的關注度提高,因此台鐵投入6800萬元建置台鐵智慧鐵道IoT平台。在2024年智慧城市展中,台鐵揭露計畫未來將整合鐵道營運資訊,透過AI分析提供必要決策資訊,並且發展預警、資訊整合等功能,也將逐步將資料格式標準化,推動鐵道環境數位轉型。



高捷與台哥大推出智慧軌道應用平台 兩分鐘看各國如何發展智慧鐵道


(示意圖/擷取自國營臺灣鐵路股份有限公司)


目前台鐵已建置「新車輛維修資訊管理系統(新MMIS)」可大幅提升檢修效率、「智慧化車軸軸溫及集電弓自動檢測系統」與「限速備援系統」能主動偵測即時告警,以及可提供監看落石異物侵入、提前預警並提升列車行駛安全的「邊坡落石告警系統」。


日本


日本鐵道公司JR西日本與AI新創公司alt(オルツ)共同開發「鉄道指令業務アシスト AI」,解決過去鐵路運輸都須仰賴人員調度情況,比較數十筆虛擬列車混亂案例下人類與AI的調度狀況,發現AI調度的能力已經與人類相同、或超過人類水準。



高捷與台哥大推出智慧軌道應用平台 兩分鐘看各國如何發展智慧鐵道


(圖片來源/オルツ)


在鐵路運輸過程中,時常拾獲乘客遺失物,近年多間日本鐵路公司引入AI查詢系統,失主只需要在系統輸入遺失時間、地點、品名就可以在資料庫中查詢,遺失如錢包等重要物品則上傳同款照片即可完成比對,有效減少站務人員的工作量、提高找回遺失物的比例。


過去鐵道檢測大多採用步行檢查,日本鐵道公司JR九州與AMD、Tokyo Artisan Intelligence合作,透過將視覺運算盒連結到小車上,使用高速影像處理以及AI功能偵測與檢查鬆動的螺栓和軌道問題,大幅降低成本,提升營運效率。


美國


Metrolink Trains 南加州都會鐵道是美國規模第3大鐵路系統,過去軌道有人員、車輛闖入或異物掉落,多仰賴目視或即時通報,如果管理人員沒有對於即時訊息做出回應,車輛則無法停止。目前正導入以AI為基礎的「軌道闖入偵測」系統,透過AI相機和感應器確認個人、車輛或異物存在於鐵道時,即可讓列車自動降速或停止,這項科技也將與現有的GPS進行整合,偵測可能存在的鐵道危險。


德國


Deutsche Bahn AG 德國鐵路股份公司針對智慧鐵道發展,投入交通、物流、基礎建設與維修等四個領域,在ICE列車已可針對旅客特性提供個人旅運方案;物流方面則有透過Smartbox裝置監控運輸中的GPS、溫度、震動、竊盜等情況,甚至可以讓託運人了解貨物現況;基礎建設與維修則包含月台閃爍地磚、鐵道設施診斷分析......等,如:根據列車上的感測設備、訂位資料判斷車廂旅客密度狀況,讓月台閃爍地磚顯示車廂狀況。



高捷與台哥大推出智慧軌道應用平台 兩分鐘看各國如何發展智慧鐵道


(示意圖/擷取自wikipedia)



最新科技新聞
人氣科技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