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t AI & Blockchain》政治大學傳播學院特聘教授林日璇:元宇宙跟AI是個爆發性的成長,因爲對虛實整合來說是基礎建設

《Hit AI & Blockchain》政治大學傳播學院特聘教授林日璇:元宇宙跟AI是個爆發性的成長,因爲對虛實整合來說是基礎建設

「現在面對的是3D的世界,不再是2D的資訊世界。在3D的世界裡面,生成式AI技術非常重要,所以我們非常關注發展虛實整合空間運算的多模態的生成式AI,它必須要能夠串起所有資料。」政治大學傳播學院特聘教授林日璇在第八屆《Hit AI & Blockchain》人工智慧暨區塊鏈產業高峰會中表示。



《Hit AI & Blockchain》政治大學傳播學院特聘教授林日璇:元宇宙跟AI是個爆發性的成長,因爲對虛實整合來說是基礎建設


隨著AI技術快速演進,近期Deepseek與Groq兩大模型的突破性發展,為產業帶來新契機。林日璇分享,Groq以十萬張H100晶片打造出「地表最強模型」,而Deepseek則採用Native Sparse Attention技術,僅需十分之一的運算資源即可達到相當效能。


林日璇分析,中國AI發展策略著重於效率提升,善用稀疏化技術;相較之下,美國資本市場則傾向全力投入,由NVIDIA主導晶片與軟體生態系。這種差異也帶來新思考:企業是否能透過更有效率的方式,自主訓練AI模型,降低對特定平台的依賴。


「AI發展不只是技術問題,更涉及地緣政治與數位主權。」林日璇強調,企業在選擇AI解決方案時,需要全面考量硬體、軟體與平台依賴性,以及語言主權等議題。


在虛實整合領域,Meta去年推出搭載AI的Ray-Ban智慧眼鏡,為產業開創新方向。這款產品具備多模態AI模型,不僅能處理文字、語音、影像等常見形式,更整合了空間感知、熱量偵測等功能。然而,目前僅在18個國家販售,且主要支援英語、法語及西班牙語,顯示數位落差問題日益嚴重。


「虛實整合將是下一代網路發展的重要方向。」林日璇表示,OpenAI近期註冊6項與穿戴裝置相關的商標,顯示已開始布局IoT領域。她認為,AI、IoT與穿戴式裝置的融合,將為產業帶來更多創新可能。


在談及台灣的機會時,林日璇特別提到國科會「晶創人文」計畫的重要性。該計畫從人文需求出發,探索2049年台灣所需的晶片技術。她指出,在3D虛實整合世界中,AI生成內容(AIGC)技術將扮演關鍵角色,包括透過語音指令創建3D場景、處理空間地理資料等應用。


「未來每個人都將擁有大量的空間與地理的虛實整合資料,AI將在多模態轉換與空間辨識上扮演重要角色。」林日璇展望,台灣應及早布局相關技術,建立完整的資料處理與運算平台,為下一代網路生態系統奠定基礎。


林日璇強調,元宇宙結合AI的發展將呈現爆發性成長,這不僅是技術演進,更是數位時代的基礎建設。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科技新聞
人氣科技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