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研究一次性治療氣喘方法 推出抗肺癌新藥


科學家研究一次性治療氣喘方法 推出抗肺癌新藥


氣喘除了傳統的吸入器和抗體注射療法外,沒有一次就藥到病除的治療方式。不過中國清華大學科學家,現在推出一項「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CAR-T)為基礎的開創性細胞療法,有望透過一次性注射,就能長期緩解氣喘症狀。


編譯/Elisa




氣喘影響全球超過3億人,每年有25萬人因此死亡,病人需要持續且終身服藥,而除了傳統的吸入器和抗體注射療法外,沒有一次就藥到病除的治療方式。不過中國清華大學科學家,現在推出一項「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CAR-T)為基礎的開創性細胞療法,有望透過一次性注射,就能長期緩解氣喘症狀。





科學家研究一次性治療氣喘方法 推出抗肺癌新藥
目前氣喘只能靠除了傳統的吸入器和抗體注射療法的治療方式。圖 / 123RF



科學家基因改造T細胞降低過度控制發炎




研究團隊發現,有約一半氣喘患者因為某些關鍵細胞激素(cytokines),像是IL-4、IL-5 和 IL-13,引發氣喘。細胞激素是對控制發炎至關重要的訊息傳導蛋白質(signaling proteins),但過量的話反而就會導致嚴重發炎。科學家因此開發一種將這些細胞激素做為標靶的CAR-T細胞療法,對患者T細胞進行基因改造,原理就和識別及消除癌細胞一樣,降低發炎反應,緩解氣喘症狀。這種新療法有望為氣喘患者提供一次性解決方式,研究人員也認為,新療法還能用在異位性皮膚炎等發炎性疾病。




更多新聞:昱厚生技首創獨特治療機制 新冠氣喘病將有解




關鍵肺癌基因變異更致命




而提到肺部疾病,醫學界近期也推出一項抗肺癌新藥,根據澳洲墨爾本 Peter MacCallum 癌症中心最新一次第三期臨床試驗顯示,這能減緩60%患者的症狀以及癌症擴散。研究顯示,80%到85%患者屬於「非小細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其中又有3%到5%的病人體內,會出現「間變性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 ALK)基因變異,會導致癌症生長且不受控制擴散,ALK 陽性非小細胞肺癌因此更致命,常見於幾乎或完全沒有吸菸史的年輕族群。





科學家研究一次性治療氣喘方法 推出抗肺癌新藥
顯微照片顯示非小細胞肺癌,簡稱 NSCLC。圖取自 Interesting Engineering



新藥助減緩60%肺癌發展機率




現在推出的第3代抑制劑Lorlatinib(LorviquaR瘤利剋),是治療ALK 陽性非小細胞肺癌的最新第一線治療藥物。研究人員找來296位未經治療的ALK 陽性非小細胞肺癌晚期患者,隨機分配Lorlatinib或Crizotinib(截剋瘤®)給他們,進行長達5年治療,期間Lorlatinib每天服用一次,Crizotinib則是每天兩次。結果顯示接受Lorlatinib的患者有60%依然存活,服用Crizotinib的人只有8%活著。另外Lorlatinib也降低81%癌症發展和死亡機率,癌細胞轉移腦部風險也降低94%。




資料來源:Interesting Engineering 12



這篇文章 科學家研究一次性治療氣喘方法 推出抗肺癌新藥 最早出現於 TechNice科技島-掌握科技與行銷最新動態



最新科技新聞
人氣科技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