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台積電赴美投資 「研發六騎士」林本堅:別人永遠追不上台積電


面對台積電赴美投資 「研發六騎士」林本堅:別人永遠追不上台積電


隨著臺灣半導體的產業興盛發展,以及連日台積電面對美國總統川普的施壓、赴美投資1000億美元等各項規劃與衝擊,讓產業的關注又重新拉回風口浪尖上。曾任台積電前研發資深副總經理、現職清大半導體學院院長的林本堅,日前出席半導體科普實驗專家施惠的《半導體科技一點都不難:有趣實驗帶你認識生活中的半導體》新書發表會,共同與會出席為活動站台的還有前台積電共同營運長、現任鴻海集團半導體策略長蔣尚義,並都對於台積電的發展做出回應。記者孟圓琦/台北報導


隨著臺灣半導體的產業興盛發展,以及連日台積電面對美國總統川普的施壓、赴美投資1000億美元等各項規劃與衝擊,讓產業的關注又重新拉回風口浪尖上。日前曾任台積電前研發資深副總經理、現職清大半導體學院院長的林本堅,出席半導體科普實驗專家施惠的《半導體科技一點都不難:有趣實驗帶你認識生活中的半導體》新書發表會,共同與會出席為活動站台的還有前台積電共同營運長、現任鴻海集團半導體策略長蔣尚義,並都對於台積電的發展做出回應。


[caption id="attachment_169145" align="alignnone" width="1200"]
面對台積電赴美投資 「研發六騎士」林本堅:別人永遠追不上台積電
林本堅指出,台積電若只在留臺灣發展,將遇到水電、人才與土地等資源不足的挑戰。相反地,因應地緣政治崛起、往海外布局,台積電不僅可分散風險、成為跨國公司,且總部在臺灣竹科,之於我國仍有利。(示意圖/取自123RF)[/caption]


台積電在台面臨多項限制 赴美拓展為大型跨國公司


蔣尚義表示,過去在任職台積電期間曾有過期待率眾擊敗英特爾的目標,雖遺憾地未能完成,但看到如今的台積電成就了這項標的,仍為此感到相當高興。雖台積電赴美投資,但生產重心仍舊留在臺灣,拓展在美布局應為考量地緣政治變化。「晶圓半導體代工最明確的競爭力,在於擴大規模、才能降低成本」,舉例臺灣竹科的設備廠房出狀況,24小時待命的工程師與協力廠商都能迅速前往進行對應處理,若在美國恐沒能看到這樣的光景,換言之,晶圓廠的營運,最理想的樣態就是半導體產業鏈高度集中,以成本上來看,仍是在臺灣最划算。


[caption id="attachment_163730" align="alignnone" width="1200"]
面對台積電赴美投資 「研發六騎士」林本堅:別人永遠追不上台積電
林本堅也指出,若美國在半導體端持續圍堵中國,恐會促使中國用更低成本和新材料的方式去達到製程微縮的目的,恐怕會重新定義半導體。(示意圖/取自123RF)[/caption]


此外,蔣尚義也提到早前半導體領導廠商為英特爾、三星,但是皆流都遇到某些問題,然而台積電卻是幾乎沒有犯甚麼錯。


對此,林本堅則剖析台積電穩扎穩打的成功要素,主要在於「足夠龐大的客戶量及訂單支持」,還有客戶提出的各種挑戰、促使台積電獲取相較競業擁有更豐富的研發經驗,「台積電有多辛苦,只有台積電自己最清楚」,但同時也表示「台積電擁有許多英特爾等競業沒有的客戶,只要不鬆懈,別人永遠追不上台積電」。


延伸閱讀:


經濟部准許了!台積電增資100億美元轉投資海外子公司過關


《晶片戰爭》作者來台演講 談台積電與美國合作為「非凡的成功」


iPhone 18明年將搭載台積電2奈米製程?傳蘋果將成首位客戶


十萬青年十萬肝紅了?《SEMI VISION》評台積電「護國神山」職場文化、工時環境


半導體產業人才三要件 首重「專才」


林本堅也分享,清大半導體學院對於人才的招募與要求,將朝向「專才」、「通才」與「活才」三大要素邁進。同時也表示,目前進入學院的電機基礎不夠,若教育體系能從初中、高中就開始培養學生對相關領域的興趣,定能強化電機基礎、在培育上有效推進。


具備「這4力」的人才方能開創未來


半導體學院主要招收研究生,首要就是培育「專才」,將本科的專業學好,培養科學型人才。其次是「通才」,除了精通自己所學專業,還須連同機械、物理、設備、設計、製程或材料等其他領域的專才溝通協作,「要知道其他人在做什麼」方能為技術創造更大突破。最後是「活才」,林本堅直指這是半導體領域最迫切需要的人才。須具備「創造力、觀察力、領悟力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才有望解決問題,進而開創新局。


※探索職場,透視薪資行情,請參考【科技類-職缺百科】幫助你找到最適合的舞台!


這篇文章 面對台積電赴美投資 「研發六騎士」林本堅:別人永遠追不上台積電 最早出現於 科技島-掌握科技新聞、科技職場最新資訊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科技新聞
人氣科技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