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巨頭又贏?美國擬凍結「AI監管禁令」 矽谷大佬樂見其成
美國計劃未來十年內禁止聯邦與州政府制定及執行AI監管法規,明訂未來十年內,州與地方政府不得針對AI模型、自動化系統等設立任何監管法規,法案同時撥款5億美元給聯邦政府投資IT及AI設備,致力提升美國在AI產業的競爭力,矽谷科技圈大佬多樂見其成,不過監管鬆綁也引發學界的憂慮。
美國計劃未來十年內禁止聯邦與州政府制定及執行AI監管法規,明訂未來十年內,州與地方政府不得針對AI模型、自動化系統等設立任何監管法規,法案同時撥款5億美元給聯邦政府投資IT及AI設備,致力提升美國在AI產業的競爭力,矽谷科技圈大佬多樂見其成,不過監管鬆綁也引發學界的憂慮。
[caption id="attachment_172503" align="aligncenter" width="1024"]
美國國會提案未來10年免除對科技巨頭的AI監管,引起美國產業、學界與地方政府掀激烈論戰。圖片來源:AI生成[/caption]
更多新聞:
IBM最新全球CEO調查:AI投資正加速升溫 預估2年內成長倍增
Gemini將取代Google助理成核心AI 前進Wear OS等多項安卓裝置
AI基本法助臺灣融入國際市場 吳誠文:各部會推動法規調適
矽谷業界普遍認為新法有助創新發展
該法案由國會能源與商業委員會主席Brett Guthrie主導,原本涉及AI監管、偏見審查、風險評估等州級法規都將暫停執行,原本美國的科技企業如OpenAI、NVIDIA、Google等都認為原本舊的規定會打擊產業創新,OpenAI執行長Sam Altman、AMD執行長蘇姿丰(Lisa Su)、微軟總裁Brad Smith等日前在國會作證時,都明確主張應採「輕量級聯邦監管」取代多元州法,避免美國因過度監管而落後中國等競爭對手。
科技監管與創新發展的兩難
美國的「聯邦制」可以簡單想像成一個國家裡有許多「小國家」:全國有一個中央政府(聯邦政府),同時每個州也有自己的州政府,各自都有立法權,像教育、健康、交通和部分新科技監管,通常由州政府自己決定;但外交、國防等全國性大事則由聯邦政府統一管理。如果聯邦法律和州法律衝突,聯邦法律優先。
加州是美國科技產業最發達的州,很多頂尖AI公司都在這裡,2024年,加州議會推出SB 1047法案,想要對最先進的AI模型設立嚴格的安全規範,比如要求開發者必須能隨時關閉AI模型、接受第三方審查、保留安全協議、禁止高風險用途等。
但這個法案引發科技界和學界強烈反彈。Meta首席AI科學家Yann LeCun、史丹佛大學教授李飛飛、AI學者吳恩達等人認為,這些規定會攔阻AI發展,他們主張,應該監管具體的AI應用,而不是對所有大型模型一刀切。
學界擔憂將衍伸社會風險
然而,學界與地方政府對新的法案表達強烈疑慮,AI領域重量級學者如Geoffrey Hinton、Yoshua Bengio等警告,缺乏監管將導致倫理失控、數據濫用、深偽(deepfake)氾濫、青少年沉迷等社會問題,眾議員Jan Schakowsky則表示「這條新法會讓AI公司無視消費者隱私問題,助長假內容擴散,讓企業利用AI欺騙消費者。」
美國國會推動AI監管凍結的法案如果通過,對OpenAI、NVIDIA、Google等企業來說絕對是一件美事,但也可能讓美國在AI倫理、隱私與社會風險治理上等問題浮現,未來美國將如何兼顧社會倫理跟科技發展,也成為全球其他國家重點關注的趨勢。
這篇文章 科技巨頭又贏?美國擬凍結「AI監管禁令」 矽谷大佬樂見其成 最早出現於 科技島-掌握科技新聞、科技職場最新資訊。
- 記者:鄧天心
- 更多科技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