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屆國家環境教育獎頒獎 台中市勇奪三座優等獎殊榮


第九屆國家環境教育獎頒獎 台中市勇奪三座優等獎殊榮


(焦點時報/記者鄒志中報導) 「2050淨零永續」已是全球趨勢,為邁向永續發展的目標,讓環境保護意識可跨領域擴散,提升推廣成效;第九屆國家環境教育獎2024年6月26日公開頒獎,台中市政府推薦的「台中市立沙鹿工業高級中等學校」、「台中市政府水利局(石岡壩水源特定區水資源回收中心)」及「台灣電力股份有限公司大甲溪發電廠」,分別獲得學校組及機關(構)組優等獎殊榮。台中市環保局派員全程參與頒獎典禮,見證光榮時刻,並與其他獲獎單位一同接受副總統蕭美琴勉勵及合影留念。


台中市環保局表示,台中以多元方式推展環境教育,與學校、機關等單位合作推動,提升推廣成效。台中市政府也長年鼓勵及陪伴市民、學校、機關及團體等單位參與認證及競賽,協助單位爭取各界資源推動環境教育,不論是環境教育機關考評或在地環境教育推動,皆獲中央肯定。


台中市環保局說明,「學校組」的台中市沙鹿高工,將環境教育議題融入教學課程,師生共同研發綠色技術,如自動澆灌系統、太陽能發電系統等,使學生具備專業技能和環保意識,節省環境資源;校園內善用閒置空間,設置大型落葉堆肥場域,以行動支持循環經濟,讓資源回收再利用,建立低碳綠生活校園之典範。此外,台中市沙鹿高工2022年獲得環境部「台美生態學校」銀牌認證,去年持續進行綠旗認證,如未來通過,將成為台中市第一所獲得綠旗認證的生態學校。


「機關(構)組」的大甲溪發電廠在面對2050淨零排放政策與能源轉型上,積極推動綠能最大化,在馬鞍後池增設水上型的太陽光電站,以水力發電為主,輔以太陽光電,成為全台首創「雙綠能電廠」,在氣候變遷、國家綠能轉型與淨零排放政策上,位居重要地位。該廠為台灣第一座生態魚道與水壩同時建設的壩體設施,其綠能課程結合魚道觀魚窗及即時影像觀察,使學員了解能源建設與生態共融的重要性,進而使愛護環境、珍惜資源,朝向環境永續目標邁進。


「機關(構)組」的石岡壩水源特定區水資源回收中心,結合在地客家文化,將污水處理、回收及運用,以桌遊、「手機顯微鏡」等各式教材及講師活潑生動的教學方式,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加強宣導水的處理再使用,使學員反思日常生活對於水資源不均與短缺的環境議題,達成環境保護教學目標,以實際行動共同守護水資源。



第九屆國家環境教育獎頒獎 台中市勇奪三座優等獎殊榮


台中市環保局進一步說明,台中市獲獎單位皆各具特色,並能有效整合地方資源,進行跨領域合作,將環境保護理念擴散至各界。另外,也辛苦各參賽單位,從初審、複審到決審用心的準備,歷經近一年終獲得環境部評審青睞,實為肯定環境教育推動之努力與用心,盼未來能透過這次得獎單位拋磚引玉,引領更多單位投入環境教育行列,為地球環境盡一份心力。



第九屆國家環境教育獎頒獎 台中市勇奪三座優等獎殊榮


台中市環保局提到,此次獲獎單位的「石岡壩水源特定區水資源回收中心」及「台灣電力股份有限公司大甲溪發電廠」皆為環境部認證通過的設施場所,均有提供環境教育課程,歡迎各界來台中體驗並共同響應「綠色旅遊」,優先參考「環保餐廳」、「環保標章旅館」或「環保旅店」作為用餐及住宿的選擇,一同以低碳、環保、資源回收再利用、避免使用一次餐具、搭乘大眾工具降低碳排等方式,為地球環境一起努力。



第九屆國家環境教育獎頒獎 台中市勇奪三座優等獎殊榮


另外,台中市環保局與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共同舉辦的「氣候行動:全球沸騰時代」展覽將於2024年7月10日起展至2025年4月13日止,歡迎大家前來觀展,認識氣候變遷與危機,了解降低碳排放的重要性。



最新社會新聞
人氣社會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