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共融共好社區實踐經驗 伊甸發展性社會工作論壇
【記者 洪美滿/台北 報導】伊甸基金會於日前舉辦「多元.共融.共好-社區實踐經驗」發展性社會工作論壇,相關專家學者約近百人出席,除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副署長張美美蒞臨致詞,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副教授陳怡伃也分享跟伊甸多年合作推動發展性社會工作的心得;此外,澳洲臥龍崗大學衛生與社會學院社會工作學系師生也在論壇中,就社區網絡支持與經濟就業服務議題進行經驗交流,分享實際社會工作成果,藉此激盪出發展性社會工作更多的創新與價值。
伊甸董事長陳宇昭在開幕式中表示,伊甸從2013年開始推廣發展性社會工作,主要是將相關概念透過交流對話方式,如論壇、工作坊、研討會等與國內外分享。他進一步說明,發展性社會強調優勢與充權觀念,及有意識地發展社區在地資源;伊甸希望從傳統社會工作模式,轉換成發展性、永續性工作,並將國內外對發展性社會工作理念以及實務工作運作經驗模式,提供給社福領域工作夥伴,也希望藉此論壇營造一個平台,創造發展性社會工作對話場域,讓不同的社會工作經驗在此凝聚、互相交流。
衛福部社家署副署長張美美致詞強調,傳統的社會工作是以救助為主,不管是單親或脆弱家庭,都是以經濟因素需要協助的個案居多,而幫助的作法是讓他們學會技能,自力更生、賺取收入,提高生活品質。但今日全球面臨貧富差距大,對於第一線實務工作者來講,協助個案需求,除了有政府資源、結合民間資源,以及在地方中創造就業機會等,如何有系統的從理論到實作,再將經驗分享拓展出去,則非常感謝伊甸在台灣致力於發展性社會工作的推動。
▲伊甸發展性社會工作論壇,相關專家學者約近百人出席。
對於伊甸推動發展性社會工作歷程與階段性成果,伊甸雙福推動處主任連穎說,回首過去十年,發展性社會工作不僅是框架還是一個指導方針,有助於提升實務工作者、服務使用者及社區的能力;伊甸更透過國內外分享活動辦理、實務人才的培力,和專業知識的產出來推展發展性社會工作,但也遭遇到人力流動、培力未能普及,以及創新的負荷等困境與挑戰。
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副教授陳怡伃則指出,伊甸推動發展性社工多年在台灣社工圈中帶動多方面的改變,以社工教育和研究出版來說,相關研究的出版共有53份,分析焦點可歸納為三大類,分別是結合經濟參與、社區工作取向和增權培力。至於未來伊甸發展性社會工作經驗的轉化,可以透過教材和課程的出版推廣,以及實務研討會和工作坊促進跨組織和領域的交流;而對於社會教育工作則可以將社會工作理論的讀本納入專章,進而推動人權和永續發展,以此本土化經驗面向國際社會。
另在國際實踐經驗的分享,澳洲臥龍崗大學衛生與社會學院社會工作學系Dr. Kenny Kor針對社區網絡支持服務議題提出探討,主題為「HEAR實踐模式:應對家外安置兒童的模糊性失落」。此一概念模糊性失落(ambiguous loss)包括二種,一是家庭成員或親人在心理上存在,但身體上缺席,例如家外兒童的安置;二是心理缺席但身體仍存在,如家人有慢性疾病、失智症等。接受家外安置的兒童可能會歷經失去父母、兄弟姊妹、祖父母和朋友的模糊感覺,而模糊性失落帶來的影響會造成兒童感到無助感、憂鬱、焦慮和人際關係衝突的經驗,甚至處於一種停滯的狀態—無法應對或悲傷,陷入困境、內疚、失去希望,不願再談論所涉及的物件或人物。
▲伊甸董事長陳宇昭表示,論壇的舉辦,希望讓不同的社會工作經驗在此凝聚、互相交流。
家外安置前線社工或管理者則可透過HEAR實踐模型練習,來幫助這些兒童。HEAR實踐模型的面向有四,一、尊重模糊性失落,使用同樣的語言;二、減少歧義,加強關係的持久性;三、調整模糊性失落的缺乏確定性,注意造成的潛在性誘因;四、建立關懷社區,一起工作、合作。
澳洲臥龍崗大學衛生與社會學院社會工作學系Dr. Nandini Ray,則聚焦經濟就業服務議題,談論主題為「澳洲背景下的社會企業-案例研究:Green Connect城市農場」。Dr. Nandini Ray表示,社會企業的成立是為了解決貧窮、教育、醫療保健和環境永續性問題,而其影響力模型共有三種,包括創造就業機會、社會需求與利潤再分配。而 Green Connect 城市農場就是為促進澳洲鄉村地區的永續發展,以人才、利潤和地球永續發展框架來建造。
Green Connect是位於澳洲鄉村地區的創新社會企業,集城市農業、減少廢棄物和公平食品分配於一體,其種植糧食並為年輕人和前難民提供就業機會。Dr. Nandini Ray強調,Green Connect不是要營利,而是設有三個目標:一、教育和訓練,如果年輕人和前難民找工作時遇到困難,像是語言、技能、歧視等,讓他們有機會來此工作,甚至介紹到外面工作;二、減少對環境污染,農場不使用化合物;三、在社區教育其他機構減少廢棄物,提倡零浪費,例如節慶製造的垃圾等。
▲社家署副署長張美美(左四)、臺大社會工作學系副教授陳怡伃(右二)、澳洲臥龍崗大學社會工作學系講師(右三和四)應邀參與論壇。
而在台灣實踐經驗,則由伊甸屏島區區長許廷安針對早期療育服務議題進行報告,並以早療社區療育據點服務做案例說明。他指出,早期的早療,是以機構方式提供服務,近來以家庭為中心,以社區為基礎的概念發展,轉為從機構走進社區的模式。在推動過程中,共進行四場次的巡迴及輔導,從一開始讓夥伴認知發展性社會工作之經濟參與、以社區為基礎、增權三個原則;到第二場次的社區工作的概念與方法,與社區資源介紹;第三場次則由心路團隊早療社區經營案例分享;第四場次為行動提案暨成果發表。經分析林園、鳳山、仁武及甲仙四個參與早療服務據點,其使用發展性社會工作方法後的轉變有團隊合作多、家庭參與高、強化社區資源網絡、療育服務多元,也與社區更貼近。
論壇下午時段則進行主題式工作坊,在經濟就業服務實踐經驗分享中,台灣社區實踐協會社工師馬明毅報告大水溝二手屋的案例,其不只是修復東西,也修復人的概念,令人印象深刻。大水溝二手屋為一個準備性就業的社區二手店,轉介個案進入其中,進行準備、修復與培力,其招募婦女一起工作且支付薪資,並設定短期零工,可同時照顧家人和小孩。另作為中繼性場域,增進個案就業自信與適應職場能力,還協助個案媒合工作,但個案不一定要畢業,可以留在店內帶領別人,做培力新進人員的工作。大水溝二手屋由社區共同建造並加入經濟參與,讓服務使用者與社區形成一個良好的循環。
而在早療領域的實踐,心路社會福利基金會兒童服務處劉昭萍研發專員以都會型和偏鄉型服務為例,提出四大分享,包括:問題取向和社區取向的早療社區服務的挑戰、以資產為基礎的社區工作、都會型和偏鄉型社區服務模式的推展與成果,以及促進社區網絡互助、讓在地支持形成。她表示,發展性社會工作的開展,必須是從連結個案需要的社區資源,到讓社區更認識早療而進行的宣導活動,最終與社區建立共同目標而行動。如今早療社區服務成效已現,如有效發掘潛在個案、凝聚在地家長支持與社區共融共好。
▲澳洲臥龍崗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師生出席論壇,共同激盪發展性社會工作更多的創新與價值。
台北市基督教勵友中心好young少年創意基地張怡芬主任在社區網絡支持服務經驗中,以「走向社區連結的方案歷程」進行分享。她強調少年是需要被發展的社會資本,而不是被控制的問題。透過發展性的關係、輔導和方案,青少年也能長成具有利他與貢獻的社會一份子。在社區連結的歷程中,第一步驟是讓服務對象參與服務的規劃,然後回應社區少年在空間、人力、方案和時間的需求,並加以調整;進而運用社區的自然資源,讓他們練習接案與未來就業接軌,之後持續盤點和新增社區資源,與社區一起共好。
最後閉幕式中,伊甸執行長鍾彥彬表示,發展性社會工作是需要有心去發現,先傾聽再協助。因為有心看見,而有了工作型態的改變,以及關注對象的改變,但這不是一個單位的事情,還需要靠社區的意識以及共識。發展性社會工作的推動需走入社區才能解決問題,還需要有溝通能力、資源連結、建構解決方案,得以實證,才是服務的模式。(照片記者洪美滿翻攝)
- 記者:好報 特派
- 更多社會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