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光照壁 迎向光亮 2024人權藝術生活節 溫暖關懷人權多面向
記者陳駿彰/台北報導
文化部國家人權博物館「2024人權藝術生活節」以「天光照壁」為主題,由資深文史工作者商毓芳擔任策展人,邀請臺灣各藝文領域的優秀創作者創作與展演,帶來一系列音樂、舞蹈、戲曲、原創戲劇、歷史劇場、沉浸式戲劇以及攝影展等多樣化節目。自2024年11月23日至2024年12月22日期間於白色恐怖景美紀念園區登場,關注白色恐怖、兒童人權、性別平權及人權意識的傳承等跨世代和領域的人權議題。
今(23)日記者會,國家人權博物館館長洪世芳、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陳培瑜委員、張雅琳委員、人權藝術生活節策展人商毓芳、視覺展策展人吳文翠與演出代表社團法人臺灣親子共學教育促進會以及莊敬高職、圓仔花意識拼貼劇團主演人米雪、藝術家陳武鎮、攝影家曾文邦、政治受難者團體代表及家屬等貴賓與會。
記者會由同為白色恐怖受難家屬的郎亞玲主持,並邀請社團法人台灣親子共學教育促進會帶來《透明的小孩》的表演片段,以戲劇傳達對於移工第二代身分認同困境的思辨;以及莊敬高職表演藝術科同學以深邃的歌聲演唱〈伊是咱的寶貝〉、〈島嶼天光〉,傳遞本次藝術節對於「人權」的核心關懷。
策展人商毓芳致詞時表示,這次人權藝術生活節的命題「天光照壁」,以人權、戲劇做為主軸,1946 年簡國賢的《壁》劇象徵著20世紀的臺灣「新劇」碰壁,緊接著走入黑暗的228 與白色恐怖時期,1987年解嚴後臺灣開始民主開放,露出民主曙光。迄今民主、人權成為臺灣基本價值,人權課題不僅於政治上的解嚴,也延伸至長期被壓迫的原住民族,更成為重視性別平權與兒童人權的自由國度。因此,以「天光照壁」歷史敘述的沉浸式劇場賦予白色恐怖景美紀念園區新的場所精神,藉由戲劇多元的形式與內容,呈現臺灣多面向的人權關懷,象徵天光不僅普照,而且內容繽紛。
國家人權博物館館長洪世芳致詞時表示,我們站在現在,如何記憶過去,就同時決定、想像我們要怎樣的未來。過往有前輩的努力爭取與付出,我們才有現在自由民主與人權。文化與人權之間息息相關,藝術可以傳遞歷史記憶與未來願景,促進國家和社會的和解。洪館長期許人權藝術生活節持續關注人權議題,落實省思,擴展對於人權理解的面向。人權館也將持續致力於以多元形式促進國家和社會的對話、和解,展現人權價值,將抽象的藝術轉化為易於共鳴的感動,讓人權意識成為生活的養分。
視覺聯展《高牆微光——穿透1989開新縫》策展人吳文翠致詞時表示,這次的視覺展以陳武鎮、沈昭良及曾文邦三位藝術家,以1989年作為提取歷史節點,傳達在艱難年代奮身先於時代的勇者,尤其1989年4月7日鄭南榕為了百分之百言論自由而自焚的那一把火,是衝裂高牆的其中一道光;高牆雖暗黑強大,但勇者力量仍將穿過高牆透出微光,永不會抹滅。吳文翠強調,希望大家在歷史釐清的過程中,與自我不斷對話,重新審視自己的過去、現在,找到未來的方向。
開幕音樂會將於12月6日傍晚在人權館禮堂登場,由葉益青策劃,邀請達卡鬧、羅思容、周自從、王水源、羅士哲、吳文慧等來自臺灣各地不同族群的創作者,用吟唱驅走黑暗;他們召喚出被打壓的母語,用故鄉的語言帶來多元的創作與傳唱;陸續將有圓仔花意識拼貼劇坊結合歌仔戲及傳統南管戲曲的現代劇場表演《鶯鶯》,探討當代的女性議題;成功走丟少女改編民主運動前輩商滿生的故事《重劃地》,展現新世代對100年前人權遊行的解構與詮釋;林座以太陽花學運青年為背景創作的《所以我們點燃火焰》,探討人性在極端壓迫中的掙扎;海島演劇以1946年簡國賢的《壁》劇延伸的創作《開在壁上的花》;關注普羅階級的日本當代劇作家岩井秀人的工作坊,以及臺灣親子共學教育促進會詮釋當代兒童人權繪本。
除精彩演出,從11月起更有各種串聯人權議題的響應活動,包含「國際兒童人權日—繪本故事下午茶×兒童創作工作坊」、「國際兒童人權日—人權繪本小小圖書館」、特展《突破封鎖線-戰後黑名單特展》,以及「2024人權市集」等精彩活動。「2024人權藝術生活節」所有節目均為免費索票參加,為鼓勵青年朋友踴躍參加,亦針對持有文化幣的青年觀眾設計文化幣索票,此外觀賞每一檔節目都有驚喜小禮,讓青年朋友看表演還可以拿好禮。索票詳情歡迎至ACCUPASS網站搜尋「2024人權藝術生活節」。後續節目及活動資訊敬請鎖定人權藝術生活節官網和臉書專頁。
【「天光照壁」2024人權藝術生活節】
活動期間:2024年11月23日(六)至2024年12月22日(日)
地點:國家人權博物館白色恐怖景美紀念園區(新北市新店區復興路131號)
2024年人權藝術生活節官網:https://hrftw.nhrm.gov.tw
2024年人權藝術生活節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hrftw/
- 記者:新頭條
- 更多社會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