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能源管理到碳足跡 科工館揭示碳盤查成果
(記者李靜音/高雄報導)配合政府「2050淨零碳排」政策,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致力於落實綠色轉型與永續發展,正式發布「2024年溫室氣體盤查報告」,展現在減碳、節能與碳管理上的具體行動與成果。此次盤查委由外部能源技術廠商協助輔導,全面依循ISO 14064-1:2018國際標準執行,是科工館首度建立之「組織層級碳盤查基準年」,為後續淨零政策對接與行動策略樹立基礎。

科工館此次主動完成2024年度碳排資料之蒐集與盤查,盤查範圍涵蓋科工館營運邊界之所有碳排放源,排除範圍包括北館停車場、餐廳、販賣機,以及南館的停車場、咖啡廳、幼兒園與空中大學等委外營運設施。根據報告,2024年本館總溫室氣體排放量為5,250.877公噸CO₂e,當中外購電力占最大宗(4,026.3020公噸CO₂e,占總量76.68%);能資源上游(採購包括油電水紙等)排放約為706.4337公噸CO₂e,占比約13.45%;而直接排放溫室氣體排放(如緊急發電機用油、冷媒逸散)約為500.8973公噸CO₂e,占比9.54%;最後為員工差旅運輸約為17.2439公噸CO₂e,占比約0.33%。此報告反映館方之能源使用為主要排碳來源,進一步推斷因中央空調設備耗能佔電能使用6成以上,故本報告也為博物館建築能效提升規劃與空調設備汰換需求提供科學依據。未來並將以本報告為基礎深化組織碳盤查制度、擴大盤查類別,並導入外部查證資源。

科工館今年在節電減碳方面的努力,包括持續更新高能效儲冰主機、中央空調循環水泵以及北館高樓層展區玻璃隔熱膜以撙節空調用電,並同步進行建築能效評估作業與導入AI及感測技術建置建築資訊模型(BIM),祈透過上列措施達到更高效率的能源調度與環保成果。從「量測碳足跡」到「擬定淨零路徑」,科工館正穩健邁向打造永續綠色博物館之目標。
值得一提的是,科工館作為國內重要的社教場域,也持續以展覽與互動設計方式深化民眾對環境議題的理解與關注。目前於B1F「氣候變遷展示廳」展出的《氣候任性.臺灣韌性—高溫篇》特展,即以高溫劇場、心理測驗遊戲、自動販賣機互動裝置等方式,呈現臺灣如何因應高溫日數增加與都市熱島效應,並介紹動物與人類如何發展各自的抗熱妙招,引領觀眾體會生活中可實踐的調適行動,與此次碳盤查與能源轉型主題相互呼應,歡迎大家一起來支持響應。(圖/科工館提供)

科工館此次主動完成2024年度碳排資料之蒐集與盤查,盤查範圍涵蓋科工館營運邊界之所有碳排放源,排除範圍包括北館停車場、餐廳、販賣機,以及南館的停車場、咖啡廳、幼兒園與空中大學等委外營運設施。根據報告,2024年本館總溫室氣體排放量為5,250.877公噸CO₂e,當中外購電力占最大宗(4,026.3020公噸CO₂e,占總量76.68%);能資源上游(採購包括油電水紙等)排放約為706.4337公噸CO₂e,占比約13.45%;而直接排放溫室氣體排放(如緊急發電機用油、冷媒逸散)約為500.8973公噸CO₂e,占比9.54%;最後為員工差旅運輸約為17.2439公噸CO₂e,占比約0.33%。此報告反映館方之能源使用為主要排碳來源,進一步推斷因中央空調設備耗能佔電能使用6成以上,故本報告也為博物館建築能效提升規劃與空調設備汰換需求提供科學依據。未來並將以本報告為基礎深化組織碳盤查制度、擴大盤查類別,並導入外部查證資源。

科工館今年在節電減碳方面的努力,包括持續更新高能效儲冰主機、中央空調循環水泵以及北館高樓層展區玻璃隔熱膜以撙節空調用電,並同步進行建築能效評估作業與導入AI及感測技術建置建築資訊模型(BIM),祈透過上列措施達到更高效率的能源調度與環保成果。從「量測碳足跡」到「擬定淨零路徑」,科工館正穩健邁向打造永續綠色博物館之目標。
值得一提的是,科工館作為國內重要的社教場域,也持續以展覽與互動設計方式深化民眾對環境議題的理解與關注。目前於B1F「氣候變遷展示廳」展出的《氣候任性.臺灣韌性—高溫篇》特展,即以高溫劇場、心理測驗遊戲、自動販賣機互動裝置等方式,呈現臺灣如何因應高溫日數增加與都市熱島效應,並介紹動物與人類如何發展各自的抗熱妙招,引領觀眾體會生活中可實踐的調適行動,與此次碳盤查與能源轉型主題相互呼應,歡迎大家一起來支持響應。(圖/科工館提供)
- 記者:三星傳媒
- 更多社會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