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燈會展現族群包容力 多元文化共融點亮「城市聚光燈」
2025台灣燈會在桃園分為兩大展區,其中位於機捷A19站「光的遊戲場」展區自2月7日即先行試營運,並於昨(12)日與位於機捷A18站的「主燈展演場」展區雙雙正式開展。兩大展區相互串聯,各色獨具創意的燈飾作品及光環境裝飾令人目不暇給,要帶給民眾最難忘的賞燈體驗。
![台灣燈會展現族群包容力 多元文化共融點亮「城市聚光燈」](/newsdata/society/tyenews/20250213/73943264991049343002.jpg)
位於機捷A19站「光的遊戲場」展區之「城市聚光燈」燈區,以客家、原住民、新住民、閩南、眷村等多元族群為主題,展出富含不同文化意象的燈飾作品。燈區內的新住民燈組,像是作品「福道」係由新住民藝術家Margot Guillemot及邱杰森共同創作,並與其教授的國際學生們合力完成。該作品以紙飛機為外型,其上印有亞洲不同國家的地圖和出入境章,並搭配該國文字的簡短祝福語;從遠處觀看,彷彿一架架即將飛起的飛機,象徵著幸福的祝願、順遂的旅程,以及文化之間的團結與連結。
![台灣燈會展現族群包容力 多元文化共融點亮「城市聚光燈」](/newsdata/society/tyenews/20250213/73943264991049343002_1.jpg)
此外,作品「時光舞者」則以越南傳統的斗笠舞為題,藝術家將舞蹈動作拆解成連續圖像,在光線交錯引導下,使平面的人形頓時靈動起來,呈現出越南女性的溫婉柔情及其舞蹈獨有的形象。作品「神話之島‧落葉成山」以葉子為底座造型,上方承載著一座象徵台灣的島嶼,並以泰國神話中的納迦和迦樓羅為主題,透過藝術家手繪視覺圖像再製成立體燈飾,藉此向來自泰國的朋友致敬,也展現台灣的多元包容精神。展區中也有以印尼文化為題的作品「榮耀印尼—大鵬金翅鳥」,以融合印尼特有的蠟染紋路裝飾於底座,金翅鳥展翅於山形土地,象徵無論身處印尼或台灣,都可以將彼此文化交織融合,悠遊於新天地。
除了燈飾作品外,燈區服務台現場還有通譯人員提供越、印、泰、菲及緬等語言服務,「2025台灣燈會在桃園」也規劃許多主題表演活動,2月15日即設定為新住民主題日,將邀請在地新住民團體及國際團隊於機捷A18站「主燈展演場」展區主舞台演出。歡迎有興趣的民眾一同前來感受新住民文化的獨特魅力,燈區與表演詳細資訊請至「2025台灣燈會在桃園」官網查詢。
本文章來自《桃園電子報》。原文:台灣燈會展現族群包容力 多元文化共融點亮「城市聚光燈」
延伸閱讀:
- 記者:黃馨儀
- 更多社會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