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驗原民農業智慧 新北市首場Lipahak食農教育體驗活動熱鬧開跑

體驗原民農業智慧 新北市首場Lipahak食農教育體驗活動熱鬧開跑

記者黃俊育 / 新北報導


新北市原民局25在三峽Lipahak(阿美語:內心感恩之意)特色農園推出首場「Lipahak好食光-食農教育活動」,民眾透過農事體驗過程,能認識部落傳統農業智慧,學習原住民族豐富的野菜知識。



體驗原民農業智慧 新北市首場Lipahak食農教育體驗活動熱鬧開跑


▲專業族人導覽員帶領解說教學原住民族野菜知識。(圖/新北市原民局 提供)


為持續推動都會區具有原住民族傳統知識與生態景觀特色的原民農園,原民局持續經營Lipahak三峽野菜園區與Lipahak三鶯原生態園區,並自5月起開辦Lipahak好食光-食農教育系列體驗。25日下午於三峽野菜園區舉行首場「小花仙的禮物」活動,5月是春末,田園裡飄著陣陣花草清香,本場次以野菜與香草作物為主題,族人帶領遊客以農園裡的香草、野菜製作獨一無二的花束,邀請參與者送給自己一份最特別的祝福!



體驗原民農業智慧 新北市首場Lipahak食農教育體驗活動熱鬧開跑


▲由農園ina(阿美語:媽媽)親手做阿美族傳統飯糰mumu ,讓民眾享用美味餐點。(圖/新北市原民局 提供)


採摘野菜過程中,學員們大呼沒看過長鬚鬚的菜!農園Ina(阿美語:媽媽之意)解釋:「對於城市長大的孩子來說,平常見到的菜幾乎是在市場買的菜或經過處理的,這次到農園學習野菜知識是很特別的體驗,透過自己親手採集就知道餐桌上的菜得來不易!」。學員們說平時生活鮮少有雙手觸碰泥土的機會,看似簡單的拔草,光要分辨是雜草還是野菜就相當困難。經過一下午勞動,活動的最後,大家一起抓住春天的尾巴,在田間享用農園芳香萬壽菊製作的「原」式下午茶。



體驗原民農業智慧 新北市首場Lipahak食農教育體驗活動熱鬧開跑


▲透過從農園自摘的香草及野菜,讓民眾體驗製作獨一無二的野菜花束。(圖/新北市原民局 提供)


「Lipahak」為阿美族語「發自內心歡喜」或「內心感恩」的意思;「Mipaliw」則是「互助合作」的意思。特色農園秉持「共享、共作」的精神,組成社區工班,復興阿美族傳統Mipaliw文化,社區工班也一起學習透過導覽解說、設計食農教育體驗活動等,將農事轉譯成為有趣的體驗活動,共同打造一處具原住民族文化且永續發展的都市原民農園。



體驗原民農業智慧 新北市首場Lipahak食農教育體驗活動熱鬧開跑


▲今年首場次Lipahak農園食農教育體驗大合照。(圖/新北市原民局 提供)


新北市原民局長Siku Yaway林瑋茜表示,Lipahak三峽野菜園區與Lipahak三鶯原生態園區在部落族人共同經營下,已展現出不同風貌,有傳統茅草屋及大樹可作為休憩空間,就像都市裡的桃花源,非常適合市民一起進行食農教育體驗和學習原住民族文化。本系列活動共有5個場次,每月各有精采主題,最新活動資訊可至新北市原民局官網及臉書「新北新原鄉 新北原民局」查詢,歡迎有興趣的市民朋友一起參與!



最新旅遊新聞
人氣旅遊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