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獨角獸企業銳減引習關切 估中國將傾力投資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日前在企業家和專家座談會中對中國獨角獸企業數量減少表達關切。分析人士預估,中國將調動國內風險資源培育本土獨角獸企業,同時降低對外國風險資本的依賴。

南華早報今天報導,根據胡潤研究院4月發布的「2024全球獨角獸榜」,中國的獨角獸企業規模仍落後於美國。數據顯示,全球有1453家獨角獸企業,其中美國有700多家,而中國只有340家,去年中國新增的獨角獸企業數量為56家,低於前一年的74家。

據人民網28日報導,中共總書記習近平23日在山東考察期間召開企業家和專家座談會,在座談會上,習近平提到,「我們的獨角獸企業新增數下降的主因是什麼?」。

南華早報引述上海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所教授信強表示,既然國家主席已經表達他的擔憂,他認為國家將加大支持力度,培育獨角獸企業。

分析人士預估,中國國內風險資本及資源將被調動,尤其是與技術相關的資源,中國獨角獸企業將持續減少對外國風險資本的依賴。

2015年至2018年,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曾被視為獨角獸的沃土,廣大的市場及豐富的應用場域催生眾多的獨角獸企業,但2018年後,受中美貿易戰、地緣政治競爭加劇、去風險、脫鉤戰略等因素影響。

再加上美國總統拜登去年簽署行政命令,限制美國對中國敏感技術的投資,包括半導體和人工智慧,以及美國眾議院一個委員會去年也針對4家美國創投公司,對中國半導體和人工智慧的投資展開調查。

美國博欽(Perkins Coie)律師事務所北京辦事處合夥人齊默曼(James Zimmerman)表示,中國政府近年來政策轉變,將一個個科技公司打壓成國家公司化的工具,中國的科技環境不再是創新人才的避風港。

他表示,中國與西方國家關係的削弱將阻礙未來的跨境合作。由於地緣政治緊張局勢繼續孤立中國企業融入全球,要在中國形成具有競爭力的成功格局,初創企業需要看到一個促進創新和資訊共享的活躍生態系統的政策環境。

信強則對中美間曾擁有的培育獨角獸及初創科技企業的「共同生態系統」表示遺憾,美國的專長在於「零到一」的創新和原創發明,而中國擅長應用和商業化,這類合作成為獨角獸的搖籃,使得許多獨角獸企業擁有美國、中國雙重背景。

信強認為,中美脫鉤趨勢已影響中國未來的獨角獸企業,中國得想辦法減少對美國的依賴,同時利用更多的國內風險資本和資源來培育企業。

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共政治局於4月的會議上積極呼籲「耐心資本」,期待擁有長期、風險承受能力更強的資金給予中國初創企業和科技更多動力,並於24日註冊成立國家大基金三期,被視作中國半導體產業國家隊,註冊資本人民幣3440億元(約新台幣1.5兆元),以促進中國半導體產業的發展。

中國「經濟日報」28日也以「金觀平」發表「壯大耐心資本賦能新職生產力」文章,呼籲要引導耐心資本加大投資科創型中小企業力度,引導創投行業「投早、投小、投硬」科技。


最新財經新聞
人氣財經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