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銀對外風險終止連4升 美國連38季居最大曝險國
中央銀行今天公布113年12月底國銀國家風險統計,因主要貨幣去年第4季多數對美元走貶,加上銀行資金拆存影響,本國銀行依直接交易對手基礎統計的外國債權餘額為5994億美元,季減110億美元,終止連4季走揚,不過,美國仍是連38季居國銀最大曝險國。
中央銀行統計顯示,去年12月底本國銀行依直接交易對手基礎統計算的外國債權餘額為5994億美元,較去年9月底減少110億美元,主要是對銀行及非銀行的私人部門債權減少所致。
國際上計算債權餘額方式有2種基礎,一種是直接交易對手為基礎,另一種是保證人基礎,也就是以最終債務人為主。
以直接交易對手交易基礎來看,國銀曝險前10大國家(地區)依序為美國、中國大陸、盧森堡、澳大利亞、日本、香港、英國、新加坡、韓國及法國,合計4432億美元,占直接交易對手基礎外國債權餘額的73.93%。
央行金檢處副處長謝人俊指出,國銀對外國債權餘額呈現下滑主要有2因素影響,主要是銀行資金拆存影響,匯率影響較少。
謝人俊解釋,美國雖然還是連38季居國銀最大曝險國,不過,觀察去年第4季市場對經濟前景具不確定性,業者放款、投資、生產決策都較保守,加上去年第4季對美國有贖回基金,因此國銀對美國曝險金額有所下滑。
此外,謝人俊說,本國國家風險主要以折算美元為主,主要貨幣去年第4季對美元幾乎都呈貶值,像韓元重貶10.85%,澳幣貶10.22%,日圓貶8.87%,歐元貶6.81%,人民幣也貶3.88%,因此也有影響數字。
不過,謝人俊指出,這次國銀對外曝險終止連4升,轉為下滑110億美元,應為暫時性現象,後續還要持續觀察。
如果用保證人基礎來看,謝人俊說明,印度受惠於基礎建設動能、人口紅利,加上供應鏈移轉,台商移到印度生產投資影響,印度首次進入國銀曝險前10大國家(地區),不過金額僅142.9億美元、居第10名。
中央銀行統計顯示,去年12月底本國銀行依直接交易對手基礎統計算的外國債權餘額為5994億美元,較去年9月底減少110億美元,主要是對銀行及非銀行的私人部門債權減少所致。
國際上計算債權餘額方式有2種基礎,一種是直接交易對手為基礎,另一種是保證人基礎,也就是以最終債務人為主。
以直接交易對手交易基礎來看,國銀曝險前10大國家(地區)依序為美國、中國大陸、盧森堡、澳大利亞、日本、香港、英國、新加坡、韓國及法國,合計4432億美元,占直接交易對手基礎外國債權餘額的73.93%。
央行金檢處副處長謝人俊指出,國銀對外國債權餘額呈現下滑主要有2因素影響,主要是銀行資金拆存影響,匯率影響較少。
謝人俊解釋,美國雖然還是連38季居國銀最大曝險國,不過,觀察去年第4季市場對經濟前景具不確定性,業者放款、投資、生產決策都較保守,加上去年第4季對美國有贖回基金,因此國銀對美國曝險金額有所下滑。
此外,謝人俊說,本國國家風險主要以折算美元為主,主要貨幣去年第4季對美元幾乎都呈貶值,像韓元重貶10.85%,澳幣貶10.22%,日圓貶8.87%,歐元貶6.81%,人民幣也貶3.88%,因此也有影響數字。
不過,謝人俊指出,這次國銀對外曝險終止連4升,轉為下滑110億美元,應為暫時性現象,後續還要持續觀察。
如果用保證人基礎來看,謝人俊說明,印度受惠於基礎建設動能、人口紅利,加上供應鏈移轉,台商移到印度生產投資影響,印度首次進入國銀曝險前10大國家(地區),不過金額僅142.9億美元、居第10名。
- 記者:中央社記者蘇思云台北28日電
- 更多財經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