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對等關稅壓力之下 中國外貿企業研議漲價應對
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對等關稅政策,將在現有基礎上對中國加徵34%的關稅,此舉勢必令中國外貿情勢更加嚴峻。有中國外貿企業已經表態,將會適當漲價反映成本;也有人表示調整營運、生產模式應對。
第一財經報導,川普的對等關稅政策加劇中國外貿的嚴峻形勢,中國外貿企業急於尋求活下去的方式,普遍共識是如果要繼續經營美國市場,必須轉換新的經營模式,以及調整價格、拒絕個別客戶的降價要求。
一名在上海經營外貿企業的林姓業者在報導中提到,針對美國市場的B2B業務在今年加增20%關稅後已經沒法做了。加上這波對等關稅後,對整個行業而言,無論如何都不可能消化、分攤如此高的比例,「工廠搖頭做不了,客戶也難,大家都一樣」。
他坦言,如果還要繼續經營美國市場,勢必得轉換成新的模式。
另一名上海的鄭姓物流業者提到,涉及增稅的產品訂單已經開始暫緩出貨,觀望變數。而且這次的關稅調整讓各國都難以倖免,即便是已經向東南亞轉移的中國企業也是如此,「後續各國可能有反制政策,將繼續讓貿易摩擦升級」。
面對勢必增加的成本,有業者坦言將會「適當漲價」。
報導引述江蘇一家汽車配件製造外貿企業的李姓負責人表示,關稅增加必然會影響成本和利潤,會適當漲價反映。「這是市場所有參與方博弈的過程,我們也希望全部是消費者承擔,但會有一個過程,本身市場競爭是存在的」。不過他也認為,關稅增加並不會影響市場需求,「美國需求是在的,不會變」。
在長三角地區經營外貿企業的杜先生則提到,由於所在行業的製造基地幾乎全部在中國,所以不管加多少關稅都是同行一起加,「這樣的供應鏈結構意味著,上漲的關稅將全部由美國的客戶支付」。
他說,受到關稅政策影響,3日當天,已有客戶透露將視情形漲價。
在關稅戰加劇的情形下,也有中國業者預先部署海外生產基地。前述的林姓外貿業者稱,現在公司在美國就有3個海外倉庫,下半年英國和德國倉庫也開始興建,「當前形勢不穩定,影響了預期和信心,在做好最壞打算的同時,只能隨機應變,走一步看一步了」。
第一財經報導,川普的對等關稅政策加劇中國外貿的嚴峻形勢,中國外貿企業急於尋求活下去的方式,普遍共識是如果要繼續經營美國市場,必須轉換新的經營模式,以及調整價格、拒絕個別客戶的降價要求。
一名在上海經營外貿企業的林姓業者在報導中提到,針對美國市場的B2B業務在今年加增20%關稅後已經沒法做了。加上這波對等關稅後,對整個行業而言,無論如何都不可能消化、分攤如此高的比例,「工廠搖頭做不了,客戶也難,大家都一樣」。
他坦言,如果還要繼續經營美國市場,勢必得轉換成新的模式。
另一名上海的鄭姓物流業者提到,涉及增稅的產品訂單已經開始暫緩出貨,觀望變數。而且這次的關稅調整讓各國都難以倖免,即便是已經向東南亞轉移的中國企業也是如此,「後續各國可能有反制政策,將繼續讓貿易摩擦升級」。
面對勢必增加的成本,有業者坦言將會「適當漲價」。
報導引述江蘇一家汽車配件製造外貿企業的李姓負責人表示,關稅增加必然會影響成本和利潤,會適當漲價反映。「這是市場所有參與方博弈的過程,我們也希望全部是消費者承擔,但會有一個過程,本身市場競爭是存在的」。不過他也認為,關稅增加並不會影響市場需求,「美國需求是在的,不會變」。
在長三角地區經營外貿企業的杜先生則提到,由於所在行業的製造基地幾乎全部在中國,所以不管加多少關稅都是同行一起加,「這樣的供應鏈結構意味著,上漲的關稅將全部由美國的客戶支付」。
他說,受到關稅政策影響,3日當天,已有客戶透露將視情形漲價。
在關稅戰加劇的情形下,也有中國業者預先部署海外生產基地。前述的林姓外貿業者稱,現在公司在美國就有3個海外倉庫,下半年英國和德國倉庫也開始興建,「當前形勢不穩定,影響了預期和信心,在做好最壞打算的同時,只能隨機應變,走一步看一步了」。
- 記者:中央社台北4日電
- 更多財經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