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點出「4大錯誤健康認知」 小心睡眠「超過這時長」反增加罹癌風險!

醫師點出「4大錯誤健康認知」 小心睡眠「超過這時長」反增加罹癌風險!
林口長庚醫院血液腫瘤科醫師廖繼鼎指出,部分被視為「健康習慣」的生活方式,如每天喝果汁、吃素、多睡覺等,如果未能掌握正確觀念,反而可能成為增加致癌風險因子。(示意圖/翻攝pixabay)

[周刊王CTWANT] 隨著高齡化社會到來,養生思想風行,但仍有不少奉行「健康生活」的民眾,因為錯誤的理解,反而默默地傷害了自己的身體。林口長庚醫院血液腫瘤科醫師廖繼鼎指出,部分被視為「健康習慣」的生活方式,如每天喝果汁、吃素、多睡覺等,如果未能掌握正確觀念,反而可能成為增加致癌風險因子。

廖繼鼎醫師近日在臉書粉專發文,表示許多癌症患者常感到困惑,自己明明不菸不酒、規律運動,且天天喝健康果汁,卻還是被癌症找上門,不明白到底問題出在哪裡。他解釋,這可能與以下「偽健康習慣」有關:

一、「每天一杯果汁」未必健康

許多人以為喝果汁是攝取維他命的好方法,事實上市售的果汁含糖量太高,等同於在喝「糖水」。大量果糖可能導致胰臟癌、脂肪肝,甚至讓血糖飆高,成為癌細胞的溫床;他建議,直接食用水果比喝果汁更健康。

二、運動不是越多越好

廖醫師指出,適量運動對健康有益,但過度運動卻會讓身體進入慢性發炎狀態,反而使免疫力下降,可能讓癌細胞有機可乘。倘若高強度運動後沒有適當休息,就會影響人體淋巴系統,導致身體更容易生病。

三、改吃「純素飲食」未必更健康

廖醫師提醒,飲食關鍵在於「均衡」,不是「極端」。純素飲食本身並非壞事,但若營養搭配不當,容易缺乏蛋白質、鐵、維生素B12等關鍵影響素,反而會導致肌少症、免疫力下降,甚至提高某些癌症風險。

四、每天要睡滿8小時,但睡越長未必越健康

雖然大家都知道,睡眠時間不足會影響健康,但研究也顯示,長期睡眠「超過9小時」,反而可能讓身體代謝異常,甚至增加乳癌、胃癌等風險。最佳睡眠時間因人而異,重點在於「規律」與「品質」,而非一昧追求時間長度。

廖繼鼎醫師提醒,健康不是某個單一習慣的堆疊,而是全方位的平衡,重點不在於「做得越多越好」,而是「做對了沒有」。過度強調「健康習慣」,反而可能讓身體變得更加脆弱。

延伸閱讀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健康新聞
人氣健康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