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每天在用的抗菌洗手液、濕紙巾恐致癌! 醫急警告:「含這2種成分」快停用


你每天在用的抗菌洗手液、濕紙巾恐致癌! 醫急警告:「含這2種成分」快停用

最近流感、諾羅病毒、腸病毒一波接一波襲來,身邊咳嗽、發燒、拉肚子的人越來越多。這段時間,「抗菌」成了我們最信任的兩個字。洗手液、抗菌香皂、消毒濕紙巾,買回家堆滿洗手台;外出餐前也不忘拿酒精狂噴雙手,手一髒,就趕快跑去洗。

天天用抗菌,會不會反而害了自己?

基因醫師張家銘提及,要注意的一個事情,其實這些標榜「抗菌」的產品,有些裡面藏著一個看不見的健康風險——三氯沙(或三氯生, Triclosan, TCS)。三氯沙是個老成分,從很久以前,它就被加到我們熟悉的洗手液、肥皂、牙膏,甚至衣物洗滌劑、防臭襪這類產品裡,幫助殺菌;還有一個叫三氯卡班(Triclocarban, TCC),跟三氯沙是「好兄弟」,也是不少抗菌產品的固定班底。

可以在網路上查到,在八年前有相當多關於這個成分的新聞,那時候還有一些爭議。但是,這兩個成分,近幾年來科學家們繼續大力研究,其中一篇發表於2022年重量級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深入研究顯示,三氯沙進入腸道後,不但沒有認真幫你殺菌,反而會和你腸裏的細菌合作,把它變成毒性更強的物質,刺激腸道發炎。長期下來,腸道一直反覆發炎,不只是讓人腸胃不舒服,還可能進一步提高大腸癌的風險。

早一點的動物實驗也證實,把三氯沙加入小鼠的飼料,小鼠腸道發炎,甚至長出腫瘤;反過來,如果把腸道細菌清掉,再給三氯沙,腸道卻平安無事。三氯沙的問題,不是它自己有多毒,而是它進腸道後,會跟我們的腸道細菌聯手「作怪」,把毒性放大。


你每天在用的抗菌洗手液、濕紙巾恐致癌! 醫急警告:「含這2種成分」快停用

病毒季節用抗菌 還是得小心這幾個字

現在病毒流行,大家拼命洗手、消毒,這沒錯,這是保護自己最基本的動作。但我們不能把「抗菌」當成萬靈丹,以為成分越強越安全。張家銘指出,美國在2016年就禁用三氯沙在洗手液、沐浴乳裡,但它還是存在於一些肥皂、牙膏、洗衣精、清潔劑裡,一些抗菌用品,還可能繼續使用這個成分。疫情過後,很多人習慣隨身攜帶洗手液,但不是所有洗手液都一樣安全,有些還是有三氯沙。

該怎麼避開這個成分?

張家銘分享,其實很簡單,下次買清潔用品時,記得翻到產品背面,仔細看看成分表:有 Triclosan(三氯沙) 或 Triclocarban(三氯卡班) 這兩個字,個人建議就不要買了。現在有些產品會主動標「不含三氯沙」、「無抗菌劑」,看到這類標示,可以比較放心。


你每天在用的抗菌洗手液、濕紙巾恐致癌! 醫急警告:「含這2種成分」快停用

其實洗手不需要抗菌也很安全

流感、諾羅、腸病毒這些,其實不是靠「抗菌」來防的,張家銘強調,最有效的辦法就是流水+肥皂搓洗20秒。一般肥皂就很好用,不用非得抗菌肥皂。重點是「洗的時間」跟「洗的方式」,不是成分多強。

下次去買洗手液、肥皂,千萬別只看「抗菌」兩個字,翻到背面,看一眼成分表,避開三氯沙、三氯卡班,你洗的不只是手,還是全家的健康。

(記者吳珮均、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對桌面、椅子「噴酒精防病毒」錯了!醫曝「這1處」才是真正關鍵 很多人都不知道
·清潔劑、消毒水噴到眼睛怎辦? 醫授「自救1動作」:至少持續15分鐘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健康新聞
人氣健康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