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慶生後「急性心臟衰竭合併心因性休克」 新型心臟幫浦挽救重生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慈恩報導】一名朱小姐於10月底,在慶生會隔天,發生胸痛、呼吸喘,先前往他院求診,由於情況較為複雜,迅速轉診至臺大醫院求助,經心臟內科團隊評估,診斷為章魚壺心肌病變,雖給予藥物及支持性療法,然朱小姐的狀況急速惡化,隔日因心因性休克導致多重器官衰竭,經加護病房團隊評估,迅速置放新型心臟幫浦給予心臟及循環的支持,治療5天即順利移除,後續心臟功能恢復穩定,並接受多團隊的照顧,住院治療1個月後出院,目前已回復正常生活。
急性心肌炎、章魚壺心肌症突如其來 恐致多重器官衰竭
急性心肌炎多是因為病毒感染,引發身體免疫反應,攻擊心臟,造成心臟受損。由於此疾病來的猛烈,常會讓病人的心臟功能大幅降低,造成全身供養/氧降低,導致病人發展出多重器官衰竭;章魚壺心肌症多為生理或情緒壓力引起之短暫性心肌病變,少數的病人會進展到心因性休克合併多重器官衰竭。
新型心臟幫浦 加速心臟修復速度
過往這些病人狀況危急時,只能以葉克膜支持循環幫助病人度過難關,但可能導致心臟功能進一步惡化。臺大醫院近期引進的新型心臟幫浦可作為病人治療的新選項,除了提供心臟有力的支持,也能降低心臟的負擔,加速心臟的修復跟復原。
取代葉克膜救命 減少下肢血管相關併發症
臺大醫院心血管中心主任高憲立教授指出,急性心臟衰竭的病人若未做適切的處理,造成的問題會是不可逆的身體損傷,甚至死亡。急性心肌炎及心肌病變跟急性心肌梗塞一樣,其治療講求即時性和適切性,新型心臟幫浦除了給予循環功能支持,與葉克膜相比,更可同時減少心臟的負荷,縮減病人心臟復原時間,迅速恢復。
此外,新型心臟幫浦使用的導管管徑比葉克膜的管路小,術後可以快速止血,僅留下一側鼠蹊部約0.5公分寬的傷口,進而減少下肢血管相關併發症的發生。
【延伸閱讀】
全台最年輕!13歲國中少女突發心肌炎 最小「微型心臟幫浦」挽救青春生命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6416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 新聞關鍵字: 病毒
- 記者:健康醫療網/記者張慈恩報導
- 更多健康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