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歲女罹嚴重氣喘一年進ICU五次!「生物製劑」助她重返馬拉松賽場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嫊雰報導】一位30歲醫院女員工,先前氣喘問題輕微,還能參與馬拉松比賽,卻在一次嚴重肺炎感染後,氣喘症狀急劇惡化。由於就讀幼稚園的小孩經常將細菌、病毒帶回家,患者只要稍微感冒,就容易誘發嚴重氣喘。在短短一年內,她曾五次緊急入住加護病房,三次因呼吸衰竭而需要插管治療,屢屢在生死邊緣掙扎。
收治個案的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附設醫院胸腔內科賴怡君醫師表示,患者罹患的是「非第二型氣喘」,由於生物標記數值正常,不符合傳統生物製劑的健保給付條件,因而無法申請用藥。去(2024)年新一代生物製劑納入健保,無須考量生物標記的種類和數值就可獲得給付,賴醫師立即為患者申請並開始用藥,至今近一年,患者即使因感冒或流感導致氣喘再度發作,也不再需要住院治療。除了類固醇使用劑量減少,原先喘到走路都成問題的她,近期也成功回到馬拉松賽場。
嚴重氣喘與一般氣喘有何區別?僅控制單一發炎途徑是否有效
賴怡君醫師指出,氣喘是一種慢性呼吸道疾病,原因是長期發炎導致反覆的氣道阻塞,進而引發支氣管過度反應,主要症狀包括呼吸困難、胸悶、咳嗽及喘鳴聲等,在夜間通常更為明顯。由於症狀表現多元,氣喘常被誤認為普通感冒、咳嗽,但若未及時接受治療,可能會對肺功能造成永久性傷害,不僅影響日常生活品質,急性發作時甚至需要前往急診或住院治療。
嚴重氣喘與一般氣喘雖然症狀相似,但程度更為嚴重,使用的藥物如吸入型的類固醇跟擴張劑,以及口服的類固醇等已是最高劑量,症狀仍難以緩解,急性發作時可能要依靠呼吸器穩定病情。現今開始出現各類生物製劑幫助嚴重氣喘的患者,然而以往常用的生物製劑卻多以控制單一發炎途徑為主,少數病人仍因為其他生物標記控制效果不彰,而無法成功控制病情。
「非第二型氣喘」生物標記指數正常 傳統生物製劑效果不彰
賴怡君醫師表示,嚴重氣喘患者當中有70%屬於「第二型氣喘」。這類氣喘與第二型發炎反應相關,當患者接觸到特定的過敏源,如塵蟎或寵物毛髮時,會刺激第二型輔助T淋巴球分泌多種細胞激素,進而導致支氣管收縮、痰液增加,引發氣喘發作。目前的治療方式是以嗜酸性白血球、免疫球蛋白E(IgE)、一氧化氮等的數值作為生物標記,區別氣喘患者的表現型和嚴重程度,再透過不同的生物製劑阻斷相應細胞激素的作用,針對性地控制嚴重氣喘的發生。
其餘30%患者則屬於「非第二型氣喘」,賴怡君醫師說明,與第二型氣喘患者不同,這些患者的生物標記指數並無顯著差異,且氣喘發作通常不是由前述發炎物質引起,最常見是因為感冒、流感、病毒感染或天氣變化而導致支氣管收縮。由於致病機轉的不同,且傳統生物製劑多針對單一生物標記,無法成功抑制所有相關因子,導致這些患者的治療效果相對較差,陷入無藥可用的窘境。而新一代生物製劑能改善因為這些環境因子誘發的急性惡化,減少外界過敏原的干擾。
生物製劑納健保!助患者控制氣喘 提升生活品質
以往使用的嚴重型氣喘生物製劑機轉包括anti-IgE、anti-IL4,anti-IL5,藉由控制免疫途徑的單一生物標記,以減緩嚴重氣喘病人的發炎反應,而這些生物製劑的健保給付條件需考量嗜酸性白血球、免疫球蛋白E(IgE)等生物標記的數值。去年6月納入健保給付的新一代生物製劑,不需考慮生物標記就可使用。賴怡君醫師解釋,該生物製劑可從上游位置抑制人類黏膜表皮所分泌的胸腺基質淋巴細胞生成素(TSLP)。她形容,發炎反應就像傳球,當病毒等外來物質進入人體黏膜時,會往下傳遞到T細胞,最後被支氣管接住、引起發炎反應;從最上游位置抑制,意味著阻斷了「球」的傳遞路徑,就能防止支氣管收縮,從而達到控制氣喘的效果。然而無論何種生物製劑,都需注意注射過敏反應及類固醇劑量驟減的相關風險,患者應定期回診與醫師追蹤疾病情況。
賴怡君醫師分享,患者若依仿單指示定期回診使用藥物,同時搭配控制型的藥物,長期下來對於氣喘症狀及肺功能的改善,皆優於未用藥的患者。患者氣喘不再反覆發作,也避免了因持續發炎導致的肺部損傷,肺功能獲改善,容易喘、呼吸困難的症狀也得到緩解,增加患者外出活動的信心,整體生活品質也因此提升。
新藥給付免「這條件」成患者福音!規律用藥有望維持正常生活
賴怡君醫師指出,18歲以上的患者若經由胸腔科專科或過敏免疫科確認為控制不良的嚴重氣喘,並符合相關條件,即可獲新一代生物製劑的健保給付。此外,傳統生物製劑的給付條件包括口服類固醇劑量的累積。賴醫師表示,類固醇的副作用包括肥胖、骨質疏鬆、糖尿病、高血壓,甚至導致皮膚變薄而容易出現瘀青和瘀斑。而新一代生物製劑的給付沒有此項條件,患者不僅能更快用藥,還能避免長期服用類固醇帶來的各種副作用。
賴醫師也提醒,氣喘無法完全根治,即使患者病情已獲控制,仍要依照醫囑用藥,同時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例如戒菸、控制體重、避開過敏原等。若患者擅自中斷治療,氣喘容易再次發作或惡化,因此患者務必按時回診,讓醫師能根據病情調整用藥方式,只要規律用藥,患者還是有機會維持與一般人無異的生活。
【延伸閱讀】
咳不停可能是「嚴重氣喘」!生物製劑精準助攻 偏鄉往返治療不再麻煩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6487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 記者: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嫊雰報導
- 更多健康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