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睡眠時大腦正在「大掃除」!研究:安眠藥可能干擾排毒過程
你每天都有睡飽嗎?一項發表在國際科學期刊《細胞》(Cell)的最新研究發現,就像洗碗機清洗髒盤子一樣,深度睡眠時身體會自行清除大腦中的廢物,而常見的安眠藥可能會干擾這個「大腦清洗」系統,長期以來或對認知功能造成影響。
「膠淋巴系統」助大腦清除廢物 與睡眠的關聯受關注
綜合外電報導,研究作者之一、美國羅切斯特大學和丹麥哥本哈根大學的神經科學家Maiken Nedergaard教授表示,正腎上腺素(norepinephrine)會引發血管收縮,並產生緩慢的脈動,從而讓周圍液體中有節奏地流動,以帶走廢物。他形容這個過程「就像在睡前開啟洗碗機,醒來時大腦就是『乾淨』的狀態。」
大腦中的膠淋巴系統(glymphatic system)透過大腦和脊髓中液體的循環清除大腦的廢物,這個過程有助於清除與阿茲海默症等神經系統疾病相關的有毒蛋白質。研究指出,睡眠品質不佳通常是神經退化性疾病發病前的徵兆,且被視為早期失智症的預測指標,因此近幾年睡眠和膠淋巴系統之間的關聯受到廣泛關注。為了深入了解這個系統的運作機制,研究團隊觀察了老鼠在睡眠時大腦的狀況,主要關注深度睡眠期間正腎上腺素和血流之間的關係。
「深度睡眠」時大腦規律釋放「正腎上腺素」 推動腦脊液清除廢物
研究發現,在深度睡眠期間,老鼠的腦幹大約每50秒就會釋放一次正腎上腺素,且其波動與腦血容量的變化相關,表明正腎上腺素會引發血管有節奏的擴張和收縮。研究人員進一步比較了血容量的變化與腦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流動的關係,發現腦脊液流動會隨著血容量變化而產生波動,這表示血管像幫浦一樣,推動周圍的腦脊液清除廢物。
研究作者之一、丹麥哥本哈根大學和英國牛津大學研究員Natalie Hauglund將正腎上腺素比喻為「管弦樂團的指揮」,並表示:「動脈的收縮和擴張就像和諧的樂音,同時推動腦脊液流經大腦,並將代謝廢物清除。」
安眠藥降低正腎上腺素波動 或影響大腦廢物清除過程
研究團隊進一步探究助眠藥物是否會影響這個過程。他們對老鼠使用了一款常見的安眠藥,發現使用藥物的老鼠雖然入睡更快,但在深度睡眠期間的正腎上腺素波動比自然睡眠的老鼠低50%,輸送到大腦的液體也減少了30%。這結果表明,安眠藥可能會干擾睡眠期間的大腦廢物清除過程。
研究人員表示,研究結果可能適用於同樣具有膠淋巴系統的人類,但還需要進一步研究證實。Hauglund研究員強調,越來越多人有使用安眠藥的習慣,因此有必要了解這種睡眠方式是否真的健康,「如果民眾無法從睡眠中充分獲益,他們應該要對這件事有所認知,才能為自己的健康做出正確的選擇」。
【延伸閱讀】
不只擾人清夢!「睡眠呼吸中止症」有哪些影響?與一般打呼差異何在?
翻來覆去總是睡不著?不只是咖啡因惹禍!「5大心理問題」致失眠一次看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6434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 記者: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嫊雰外電報導
- 更多健康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