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強震死亡人數突破3千人「恐釀瘟疫爆發」 軍政府領導人反出國參加峰會

[周刊王CTWANT] 緬甸於3月28日發生規模7.7的強烈地震,震央位於實皆地區(Sagaing),深度僅10公里,屬於極淺層地震,導致建築倒塌、道路毀損、橋樑斷裂。目前也傳出,緬甸當地因為這起地震的死亡人數已經來到3,085人死亡、4,715人受傷,另有341人失蹤。但在此時,軍政府領導人敏昂萊(Min Aung Hlaing)卻在此時離開緬甸,前往泰國參加地區峰會。
綜合外媒報導指出,這起地震導致緬甸曼德勒(Mandalay)、實皆(Sagaing)與首都奈比多(Naypyitaw)多地受災嚴重,不僅使社區夷為平地、醫院倒塌,也讓數以萬計的災民無家可歸、缺乏糧水。
除了當地受災、人民死亡外,由於極端炎熱氣候的出現,緬甸當地也有傳出疫情爆發的可能。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緬甸辦事處副主任武歐洛(Elena Vuolo)表示,部分地區氣溫已達攝氏38度,而災民因擔憂建築再度倒塌而不敢返回家中,只能在高溫下露宿戶外。當地約半數醫療設施受損,部分醫院如曼德勒與奈比多設施完全癱瘓,導致疫情風險升高。
目前已將霍亂、瘧疾、登革熱與皮膚病被列為首波高風險疾病。世衛組織已預備價值100萬美元的物資,包括屍袋與其他醫療支援設備。武歐洛強調,曼德勒曾於2024年爆發霍亂,如今災後環境惡劣,更可能再度引發大規模感染。
與此同時,緬甸政府氣象部門警告,自7日至11日,災區可能出現非季節性降雨,將使現有處於臨時避難所或街道帳篷中的災民更加脆弱。聯合國開發計畫署(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緬甸代表米特拉(Titon Mitra)在訪問實皆時表示,若雨勢如預期出現,當地臨時營地將面臨真正挑戰,並提高水源性疾病爆發的機率。
至於軍政府方面,軍政府於3日晚間宣布單方面停火20日,以便進行救援與賑災作業,並警告若有叛軍攻擊,將採取反制行動。
而即便國內正陷入深重災難與內戰,軍政府領導人敏昂萊目前傳出已於3日出訪泰國(Thailand),參與在曼谷(Bangkok)舉行的環孟加拉灣(Bay of Bengal)地區峰會。根據《法新社》報導指出,這場峰會將聚集來自孟加拉(Bangladesh)、不丹(Bhutan)、印度(India)、尼泊爾(Nepal)、斯里蘭卡(Sri Lanka)等國領導人,主辦國泰國也希望與會國就地震災情發表聯合聲明。
報導中表示,自從發動軍事政變後,敏昂萊就因西方制裁與國際刑事法院調查而遭國際孤立的將軍,在此之前幾乎未曾出席區域高層活動。根據泰國外交部發言人說法,他在曼谷期間也將會見泰國總理貝東丹(Paetongtarn Shinawatra)。
地震發生以來,雖有多國派遣援助隊進入災區,但基礎設施毀損與內戰衝突,使國際救援行動受阻,緬甸軍方甚至於2日晚間對中國紅十字會(Chinese Red Cross)運送賑災物資的車隊開火,軍方解釋,該車未依指示停車。國營MRTV也報導提到,軍政府曾於災後持續對反抗軍掌控地區進行空襲,包括部分重災區。
延伸閱讀
- 記者:周刊王CTWANT
- 更多國際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