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逆差1兆?川普搭空軍一號受訪 談關稅政策被外媒瘋狂打臉

貿易逆差1兆?川普搭空軍一號受訪 談關稅政策被外媒瘋狂打臉
美國總統再談中國、歐盟對美國的貿易優勢,遭到外媒一一打臉。(圖/達志/美聯社)

[周刊王CTWANT]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祭出對等關稅政策後,全球市場風聲鶴唳。而他在上周日乘坐「空軍一號(Air Force One)」接受外媒記者訪問時,雖然再次為新的全球關稅政策辯護,卻也提出一系列與事實不符的說法,特別是關於美中貿易逆差和關稅的問題。

川普表示,美國與中國之間的貿易逆差高達1兆美元(約新台幣33兆204億9710萬元)或更高。他強調,「我們與中國之間有巨大的逆差問題。他們每年有至少1兆美元的順差。我認為大約是1.1兆美元(約新台幣36兆3225億4681萬元)。」

然而,據美國官方數據,川普的一說法遠遠不符合事實。事實上,2024年美中之間的商品與服務貿易逆差約為2630億美元(約新台幣8兆6841億2692萬2000元)。即便將美國在服務貿易中的優勢排除,只計算商品貿易逆差,2024年的逆差也約為2950億美元(約新台幣9兆7407億5073萬元)。

《CNN》報導稱,自川普擔任總統以來,美國與中國的貿易逆差從未接近1兆美元。即使是川普任內貿易逆差最高的1年,即2018年的4180億美元(約新台幣13兆7992億2328萬6200元),也遠遠低於他的說法。而在之後的幾年中,此一數字已降至4000億美元(約新台幣13兆2024億元)以下。

川普還在採訪中重申他常見的說法,即中國支付他在第一任期內對中國進口產品徵收的關稅。他宣稱,「在我的4年任期內,我從中國收取數千億美元的關稅。」然而,事實上,這些關稅是由美國的進口商,而非中國的出口商支付。許多研究皆指出,這些關稅的成本最終大多數由美國消費者承擔,因為進口商將額外成本轉嫁到產品價格中。

此外,川普在談到美歐貿易時,再次提出不實的指控。他表示,「他們(歐洲)不接受我們的汽車。他們不接受我們的農產品。他們什麼都不接受。而我們卻接受他們的汽車,賓士(Mercedes)、福斯(Volkswagen)、BMW。你知道,我們接受他們的數百萬輛汽車。」

不過報導指出,川普提及的「他們什麼都不接受」說法明顯錯誤。儘管歐盟(EU)確實對某些美國產品設有貿易壁壘,但據美國官方數據,2024年美國向歐洲聯盟出口價值約6490億美元(約新台幣21兆4264億1134萬3700元)的商品與服務。

其次,川普稱「他們不接受我們的農產品」也是錯誤。雖然歐盟對美國的某些農產品設有貿易壁壘,但美國農業部(USDA)報告指出,2024年歐盟從美國進口價值約128億美元(約新台幣4224億8965萬2480元)的農產品,使歐盟成為美國農產品的第4大出口市場,僅次於墨西哥、加拿大和中國。

再者,川普強調「他們不接受我們的汽車」的說法也不正確。儘管美國汽車製造商在歐洲市場面臨挑戰,但據歐洲汽車製造商協會(European Automobile Manufacturers’Association)的報告,2024年歐盟從美國進口16萬4857輛汽車,總價值約為84億美元(約新台幣2772億5880萬元),其中一些車輛是由歐洲品牌在美國工廠生產後出口至歐洲。

延伸閱讀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國際新聞
人氣國際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