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與肥胖息息相關 籲注意血糖體重指標

「糖尿病與肥胖會互相影響,需要注意控制血糖(A)、體重(B)、血壓(B)、膽固醇(C)、藥物(D)與運動(E)!」醫師黃建寧19日於衛教記者會提醒,糖尿病近年來有早發趨勢,若早發平均餘命恐比一般人下降很多。醫師歐宏毅則提醒,糖尿病與體重息息相關,若能積極減重、控制飲食與運動,可減少慢性病誘發機率。



病友平均BMI35.7

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理事長黃建寧表示,台灣糖尿病20到79歲確診人數在2024年已超過250萬人,到2030年恐達到298萬人次,直逼300萬大關。另外,近年來糖尿病有早發的趨勢,病發時恐惡化更快、死亡率提高,包括胰島β細胞功能惡化更快、病程更長等風險。



黃建寧說,國外研究顯示,30歲確診糖尿病的病友平均壽命比一般人少14歲,台灣2019年糖尿病年鑑也指出,40歲確診者平均餘命比其他族群減少更多:女性減少2.6年、男性減少3.2年,比起平均0.7年與0.2年多很多。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歐宏毅表示,年輕病友平均BMI為35.7,74.5%BMI大於30。



藥物控制與運動

歐宏毅指出,糖尿病早發就要控糖,但因為糖尿病會讓產生飽足感的腸泌素作用下降,無法向大腦傳達「飽」的訊號,導致病友容易攝取過多糖;但產生的脂肪又會累積在內臟,導致胰島素阻抗增加,讓糖尿病惡化,如此就會陷入控糖與糖尿病的惡性循環。



針對糖尿病友如何管理生活?黃建寧強調「ABBCDE」模式,除了A糖化血色素小於7%、B血壓要在130與80以內,還有控制C低密度膽固醇以外,也要注意B體重,避免體重增加導致慢性病併發風險增加,還有D適當的藥物服用(例如新型腸分泌素藥物)與E運動的重要性,每周要進行150分鐘的中高強度運動。



「減重越多,可預防更多疾病!」歐宏毅說,過重者若減輕5%就可降低高血壓、血糖,5到10%可預防第二型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肝,10到15%可預防心血管疾病、壓力性尿失禁與胃食道逆流等。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