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能否用手機? 高中生爭取表決權
「教育部新訂的在校使用手機原則,應確保學生的表決與發言權!」台灣青年民主協會、一滴優教育協會等學生團體28日於立法院召開記者會,提醒教育部相關原則仍有如何落實與程序等問題;有南部學生指出,教育部應多在南部辦理公聽會。一滴優常務理事洪振翔強調,條文中應明確區分不同數位載具的管理方式。
應確保學生表決權
台灣青年民主協會理事長楊姿潁表示,根據協會與多個青年團體調查相關議題的問卷,有77.8%是高中職學生,顯示多數學生相當關心此議題。她強調,教育部公布《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學生攜帶行動載具到校管理原則》,對於學生參與和分級管理原則有規範,希望能繼續堅持。
「學生缺乏實質表決權!」楊姿潁指出,希望未來教育部在《原則》中規範手機使用時,能夠堅持分級管理原則、保障學校自主管理空間,還要制度化學生參與的比例與決策權重,例如雖然目前有保障學生代表不低於3分之1,但對決策門檻沒有明確規定。最後,還要建立具體的使用指引與教育資源。
盼聽見南部學生聲音
一滴優教育協會常務理事洪振翔舉例,例如高職的廣告設計科、資訊科就會有使用手機查資料,甚至在手機軟體設計實習時就要高度使用手機,若學生與校方針對條文解釋不同,恐侵犯學生權益,因此希望在《原則》中強化學生與校方共商管理模式,且隨著未來數位學習趨勢增加,還要培養正確的使用觀念。
「南部學生也要表達意見!」高雄學生民主聯盟理事長萬儀梵說,但許多相關的公聽會都在北部舉行,南部學生要費盡千辛萬苦,一早搭高鐵、跟老師請假等,看似微不足道的事情,卻是南部學生長期想要爭取權益不得的心聲。因此她希望教育部能多在南部舉行活動,讓南部學生有發聲的機會。
- 記者:台灣醒報呂翔禾
- 更多生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