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新大學校友劉馬利製作主持節目獲肯定 赴紐約領取AWM葛蕾西獎

世新大學是聲音媒體專業人才的培育搖籃,無數校友、在校學生年年榮獲廣播金鐘獎、金聲獎、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等殊榮,是國內外聲音媒體產業的中流砥柱。世新大學校友劉馬利(廣電科畢業)製作主持臺北廣播電台「臺北好國樂」節目,自全球競爭者中脫穎而出,榮獲國際性大獎AWM葛蕾西獎「地區電臺-非英語類節目」獎項,劉馬利也於當地時間18日,在紐約舉行的第49屆葛蕾西獎年度午宴出席領獎。而世新廣電系學生團隊近日也獲金獎肯定,李維慈、鄧琳萱、張家瑄、徐易暄、曾冠霖、詹翰鈞等人,以節目《欸!下水道見!》榮獲第21屆金聲獎校園廣播節目競賽「音樂節目獎」,為校爭光。

由美國非營利機構「女性媒體聯盟」(The Alliance for Women in Media, AWM)於1975年設立的葛蕾西獎(Gracies Award),目的在表彰女性在媒體和娛樂創作領域的傑出成就,希望促進多元化聲音並加強女性在媒體的影響力,至今已舉辦49屆。劉馬利分享,專科時期被師長注意到具有聲音創作潛能,於世新廣播電台製作主持節目,加上科系多元的課程訓練,奠定了扎實的媒體專業與素養。擁有音樂學博士的劉馬利,踏入業界在廣播領域發光發熱,曾兩度獲得廣播金鐘獎肯定,手握3座金鐘獎座,今年再獲國際性大獎肯定,亦令世新大學校長陳清河、副校長賴正能、電台老師等師長與有榮焉、備感驕傲。

《臺北好國樂》是為響應美國12月1日「全國婦女支持日」特別製作,邀請11位台灣、中國大陸、韓國、菲律賓、保加利亞與美國的知名女性作曲家,分享她們如何克服障礙,找到自己的作曲方式,鼓勵女性勇於追求精彩人生。劉馬利指出,為女性作曲家做更多的事情,一直是她的抱負,透過《臺北好國樂》介紹優秀的女性音樂創作者,期待讓更多聽眾認識女性在音樂創作上的努力與成就,未來她也希望「國樂再進化,再更受歡迎一些」。而《臺北好國樂》今年已更名為《絲竹漫遊》,持續於每週日晚上10點在空中陪伴喜愛國樂的聽眾。

同樣為世新爭光的,還有世新廣電系學生,在國立教育廣播電台主辦的金聲獎上大放異彩!由李維慈、鄧琳萱、張家瑄、徐易暄、曾冠霖、詹翰鈞等人製作的節目《欸!下水道見!》,從早期有名的音樂劇出發,為大眾介紹音樂劇的歷史及由來,成功說服評審,榮獲「音樂節目獎」。他們期待聽眾聽完節目後更願意走進劇場,一起助力台灣的音樂劇蓬勃發展,深入認識屬於這片土地的音樂劇作品,節目也收錄於教育電台「金聲獎專區」及Channel+網站,提供有興趣的學生觀摩學習。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