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佛札克出生小屋成文化地標 暑假重新開幕

名列捷克國家級博物館之一,捷克知名作曲家德佛札克出生小屋一直是布拉格近郊重要文化地標,近期關閉重新翻修,並加入多媒體裝置與互動式參觀內容,預計今年暑假重新開幕。

這棟德佛札克(Antonin Dvo?ak)出生小屋帶有巴洛克風格,主樓及周邊建築被指定為國家文化古蹟,1976年到2019年建築由捷克國家博物館管理。目前則由捷克當地企業望族洛布科維奇(Lobkowicz Collections, o.p.s.)接手改造,讓德佛札克出生小屋成為一個新的博物館和見證音樂遺產之地。

德佛札克出生於布拉格以北35公里的波西米亞小村莊拉霍澤維斯(Nelahozeves)。他出身卑微,是當地屠夫和旅館老闆的兒子,後來發揮音樂長才,成為國際級知名作曲家。他將捷克民間音樂節奏轉成交響樂,被音樂史上稱為「定義了波西米亞音樂的民族風格」。

德佛札克赴美擔任紐約美國音樂學院院長期間,創作了他最知名的「第九號交響曲(新世界交響曲)」。這首樂曲1893年12月在紐約卡內基音樂廳首演,也隨著阿波羅11號任務帶上月球。

德弗札克在美國發展期間,鼓勵美國人聆聽他們獨特的音樂傳統,尤其是黑人靈歌和美洲原住民音樂,這不但啟發了他自己的作品,也啟發了柯普蘭(Aaron Copland)、蓋希文(George Gershwin)等美國本土作曲家,影響並塑造了日後獨特的美國音樂之音。

德佛札克在國際上享有盛譽,但他從未忘記自己卑微的出身,他的音樂內充滿他童年在拉霍澤維斯的景象和聲音。他的出生小屋距離火車站不到5分鐘,日復一日的火車汽笛聲、汽船行走聲與民間音樂和舞蹈、教堂的鐘聲、大自然的蟲鳴鳥叫與家貓的細微叫聲,都成為他創作中溫暖人心的美好旋律。

今年是德佛札克逝世120周年,這棟出生小屋仍在快馬加鞭趕工中,外觀煥然一新,建築物保留內部格局,每間房間改成的展示室加入了沉浸式互動體驗,靈感來自德佛札克鄉村童年的景象和聲音,希望訪客能在房子本身的真實氛圍中,更加了解這位喜歡追火車的捷克本土音樂家養成的過程。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