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1地震25週年 海大辦「台日地方創生韌性發展SIG國際交流論壇」

今年是921地震25週年,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攜手國立暨南國際大學舉辦「台日地方創生韌性發展SIG國際交流論壇」,共同紀念這段深刻的歷史並展望未來。論壇邀請來自日本宮城縣石卷市的災後重建專家分享經驗與成果,並與多所大專院校及地方機構合作,一同回顧臺灣災後重建的歷程,並放眼未來兩國在韌性創生的合作契機。

這場震央位在南投縣集集鎮的大地震對臺灣社會造成了極大的破壞,影響深遠。然而,25年來,透過政府、民間組織及國際夥伴的合作,已逐步從廢墟中重生,展現出驚人的韌性與活力。本次論壇以「韌性創生」為主題,強調災後重建不僅是基礎設施的修復,更是一個文化、創新與永續發展的過程。海大校長許泰文於開幕致詞時也說,9月21日對臺灣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一天,這場地震不僅是天災,更是人文韌性的一大考驗。許校長感謝三位日籍專家特地來到基隆與我們分享重建經驗,也期望藉由與暨大、國科會及新故鄉文教基金會的合作,持續推動臺日兩國在災害防救及韌性治理上的深入交流。

海大社會責任實踐與永續發展中心特別邀請到來自東日本大震災(311大地震)重災區-石卷市的三位重量級講者蒞臨海大分享其獨特的重建經驗。非營利組織ISHINOMAKI石卷2.0的代表理事松村豪太(Gota Matsumura)講述他們如何以獨立於國家和地方政府之外的方法來因應當地的人口減少與經濟衰退,以地方創生實現在地的永續發展。而大眾劇場THEATER KINEMATICA的創辦人矢口龍太(Ryuta Yaguchi)與阿部拓郎(Takuro Abe)則分享他們如何利用因海嘯侵襲而空置的房屋打造劇場,透過文化與藝術振興地方活力。

本次論壇做為一個促進臺日雙方的災後重建經驗交流的平台,也深入探討兩國在災害應變與地方創生韌性發展方面的合作潛力,並提供新的思路。期望促進學術界、政府機構及地方社區之間的緊密合作,建立更加強大的地方創生網絡,為未來的韌性社會奠定基礎,也為之後的國際合作鋪平道路。

這次活動由國立臺灣海洋大學與國立暨南大學主辦,海大社會責任實踐與永續發展中心及校內5個USR計畫:三漁興旺-國際藍色經濟示範區、打造國際旅遊島-智慧共享經濟與永續實踐、貢寮美境山海川區域發展深耕計畫、智慧樂活水產村、雲林四口.里海漁鄉-低碳X創生X永續X關懷計畫承辦。並與多所大專院校:臺北醫學大學、臺東大學、銘傳大學、玄奘大學、天主教輔仁大學與龍華科技大學共同合作。與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緊密結合,尤其在「SDG 11:永續城市與社區」及「SDG 17:促進目標實現的夥伴關係」,以災後重建與韌性發展為基礎,推動國際合作夥伴關係的深化。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