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歲童發燒頻用塞劑吐血 不當使用釀消化道潰瘍
兒童不是成人縮小版,用藥必須格外小心。1名2歲童因病毒感染發燒,家長發現孩子溫度高起來就頻繁使用退燒塞劑,小孩突然吐血、血便,檢查才知是不當使用引發消化道潰瘍。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副署長王德原今天在例行記者會說明兒童用藥安全須知,他說,小朋友在成長過程難免出現發燒、皮膚癢等小困擾,兒童絕對不是成年人的縮小版,兒童身體器官尚未完全發育,對於藥品吸收、分布、代謝、排除的反應與成人有所不同,用藥需要特別留心。
林口長庚醫院副院長邱政洵提到,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後,孩童界出現免疫負債,門診常見因病毒、細菌而發燒的小朋友,「發燒最重要的是一定要就醫,找出發燒原因」,同時適當退燒是必要的,常見的兒童退燒藥種類有乙醯胺酚、異布洛芬與待克菲納塞劑。
使用退燒藥千萬不要過量服用,邱政洵分享,曾在臨床上遇過1名2歲小朋友,過去有被家長強行餵藥的心理陰影,拒絕口服藥物,研判是腺病毒感染,孩子一直發燒,家長擔心到孩子一發燒就使用退燒塞劑,在小朋友住院的某天突然吐血、血便,檢查發現是十二指腸潰瘍。
「這就是不當使用出現併發症」,邱政洵提醒,吃藥要遵守醫囑,紅、癢、痛、發燒及粘膜出血潰瘍,都可能是過敏反應,有異狀應儘速就醫。另外,當孩子因藥太苦嘔吐,若距離吃藥不到30分鐘,藥物在體內還沒產生作用,就可能需要補吃藥,呼籲善用餵藥工具,不要強行餵藥。
孩子能否服用抗生素也是家長常有問題,邱政洵解釋,小孩疑似或確定為細菌性感染就需要使用抗生素,如盤尼西林類、巨環類等、磺胺類等,必須完成療程,不可以自行停藥,若出現過敏反應應立刻就醫,四環素類抗生素等可能與乳製品產生交互作用,降低藥效,應避免同時使用。
防超級細菌,行政院拍板5年計畫拚抗生素用量減5%,王德原表示,食藥署將辦理提供抗生素生產與輸入數量,提供疾管署監測抗生素,強化抗生素供應主動監測與市售抗生素產品監測,掌握抗生素源頭及使用端品質,加強查核抗生素無處方販售情形與宣導民眾正確使用。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副署長王德原今天在例行記者會說明兒童用藥安全須知,他說,小朋友在成長過程難免出現發燒、皮膚癢等小困擾,兒童絕對不是成年人的縮小版,兒童身體器官尚未完全發育,對於藥品吸收、分布、代謝、排除的反應與成人有所不同,用藥需要特別留心。
林口長庚醫院副院長邱政洵提到,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後,孩童界出現免疫負債,門診常見因病毒、細菌而發燒的小朋友,「發燒最重要的是一定要就醫,找出發燒原因」,同時適當退燒是必要的,常見的兒童退燒藥種類有乙醯胺酚、異布洛芬與待克菲納塞劑。
使用退燒藥千萬不要過量服用,邱政洵分享,曾在臨床上遇過1名2歲小朋友,過去有被家長強行餵藥的心理陰影,拒絕口服藥物,研判是腺病毒感染,孩子一直發燒,家長擔心到孩子一發燒就使用退燒塞劑,在小朋友住院的某天突然吐血、血便,檢查發現是十二指腸潰瘍。
「這就是不當使用出現併發症」,邱政洵提醒,吃藥要遵守醫囑,紅、癢、痛、發燒及粘膜出血潰瘍,都可能是過敏反應,有異狀應儘速就醫。另外,當孩子因藥太苦嘔吐,若距離吃藥不到30分鐘,藥物在體內還沒產生作用,就可能需要補吃藥,呼籲善用餵藥工具,不要強行餵藥。
孩子能否服用抗生素也是家長常有問題,邱政洵解釋,小孩疑似或確定為細菌性感染就需要使用抗生素,如盤尼西林類、巨環類等、磺胺類等,必須完成療程,不可以自行停藥,若出現過敏反應應立刻就醫,四環素類抗生素等可能與乳製品產生交互作用,降低藥效,應避免同時使用。
防超級細菌,行政院拍板5年計畫拚抗生素用量減5%,王德原表示,食藥署將辦理提供抗生素生產與輸入數量,提供疾管署監測抗生素,強化抗生素供應主動監測與市售抗生素產品監測,掌握抗生素源頭及使用端品質,加強查核抗生素無處方販售情形與宣導民眾正確使用。
- 記者:中央社記者陳婕翎台北25日電
- 更多生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