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部7日辦減碳目標公聽會 環團籲說明科學依據
環境部明天協同各部會召開2030減碳目標草案公聽會。環團今天發布聯合聲明,呼籲說明減碳目標的科學依據;另外喊話各部門及產業應提出更積極減碳行動,如加速再生能源、電動車推廣等。
環境部協同經濟部、內政部、交通部、農業部將於明天召開第三期溫室氣體階段管制目標(草案)公聽會,就2030年減量目標較基準年(2005年)加嚴至28%加減2個百分點,說明各個部門別的規劃。
由台灣氣候行動網絡研究中心、地球公民基金會、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等多組環團組成的台灣氣候行動網絡今天發布6點聲明。首先,本次提出2030年減量目標仍未見「科學依據」,且若仔細盤點各部會個別目標,減量幅度僅能達到27%、而非30%,因此應具體說明各部門別目標如何提升至減量30%,莫以境外碳權作為減量手段。
其次,環境部訂定5年為一期的階段管制目標,第一期及第二期階段管制目標所公布內容,分別為105年至109年及110年至114年的溫室氣體排放管制總量。但這次草案環境部只有公布單年度,即119年的溫室氣體排放管制總量,籲環境部應納入「115年起至119年止」溫室氣體排放管制總量。
聲明指出,能源部門應克服再生能源瓶頸,抑制燃氣擴張。若藉由屋頂光電義務門檻下修、財務誘因再設計實踐潛力達到光電40GW(百萬瓩);自然資源治理及利益共享模式突破地熱瓶頸達到2GW時,合計再生能源占比可提升至36%,有望將燃氣占比控制在50%以內,燃煤發電則提前降至15%。
聲明中提到,占台灣製造部門排放量一半的鋼鐵、石化與水泥業,應搭配政府產業轉型與循環經濟政策,促使三大耗能產業產能於2030年前減少20%左右。
聲明並提到運輸部門為主要排放部門中最不具企圖心者。依據台灣近期電動小客車擴散率成長趨勢,2030年電動車輛市售比可高於官方設定的30%。若2030年時私有運具減少5%、電動車輛市售比達到45%,則可進一步將該部門減量幅度可多減7%,較當前目標多減250萬噸。
最後,聲明提到,住商部門藉由淨零建築以及深度節能兩旗艦計畫大幅提升減量目標。而目前台灣將近一半縣市都已訂定淨零自治條例,對於住商建築能效規範以及翻修輔導均提供了更多的政策工具加以規範,中央應充分與地方政府協力,方能落實深度節能的規劃。
環境部協同經濟部、內政部、交通部、農業部將於明天召開第三期溫室氣體階段管制目標(草案)公聽會,就2030年減量目標較基準年(2005年)加嚴至28%加減2個百分點,說明各個部門別的規劃。
由台灣氣候行動網絡研究中心、地球公民基金會、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等多組環團組成的台灣氣候行動網絡今天發布6點聲明。首先,本次提出2030年減量目標仍未見「科學依據」,且若仔細盤點各部會個別目標,減量幅度僅能達到27%、而非30%,因此應具體說明各部門別目標如何提升至減量30%,莫以境外碳權作為減量手段。
其次,環境部訂定5年為一期的階段管制目標,第一期及第二期階段管制目標所公布內容,分別為105年至109年及110年至114年的溫室氣體排放管制總量。但這次草案環境部只有公布單年度,即119年的溫室氣體排放管制總量,籲環境部應納入「115年起至119年止」溫室氣體排放管制總量。
聲明指出,能源部門應克服再生能源瓶頸,抑制燃氣擴張。若藉由屋頂光電義務門檻下修、財務誘因再設計實踐潛力達到光電40GW(百萬瓩);自然資源治理及利益共享模式突破地熱瓶頸達到2GW時,合計再生能源占比可提升至36%,有望將燃氣占比控制在50%以內,燃煤發電則提前降至15%。
聲明中提到,占台灣製造部門排放量一半的鋼鐵、石化與水泥業,應搭配政府產業轉型與循環經濟政策,促使三大耗能產業產能於2030年前減少20%左右。
聲明並提到運輸部門為主要排放部門中最不具企圖心者。依據台灣近期電動小客車擴散率成長趨勢,2030年電動車輛市售比可高於官方設定的30%。若2030年時私有運具減少5%、電動車輛市售比達到45%,則可進一步將該部門減量幅度可多減7%,較當前目標多減250萬噸。
最後,聲明提到,住商部門藉由淨零建築以及深度節能兩旗艦計畫大幅提升減量目標。而目前台灣將近一半縣市都已訂定淨零自治條例,對於住商建築能效規範以及翻修輔導均提供了更多的政策工具加以規範,中央應充分與地方政府協力,方能落實深度節能的規劃。
- 記者:中央社記者張雄風台北6日電
- 更多生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