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部會稽查牡蠣 7件境外假冒送法辦
漁業署今天表示,行政院食品安全辦公室召集跨部會稽查牡蠣,112年12月至114年1月採樣73件,產地鑑定7件為境外牡蠣,均移送檢調偵辦,已偵結的2件各罰新台幣20萬及10萬元。
進口牡蠣混充國產議題受關注,農業部漁業署發布資訊說明。漁業署並指出,另外5件檢調仍持續偵辦中,以確保牡蠣養殖業者的權益及消費者食安。
漁業署副署長陳建佑告訴中央社記者,漁業署已於110年跨部會成立「牡蠣養殖輔導工作團隊」,推動多項產業輔導工作,其中納管國產牡蠣溯源養殖戶的涵蓋率,已從112年的37.5%提升至113年的63%,同時考量實務上有的產品標示不是養殖戶進行,而是販運商所為,113年10月16日公告將牡蠣販運商納入溯源管理。
陳建佑說,目前的技術可以鑑別國產與否,境外哪一國還無法確認。
針對之前媒體報導疑有中國牡蠣經馬祖、金門洗產地,陳建佑說,這次抽驗的73件,有標示台灣、東石等產地名,沒有標示馬祖、金門的,漁業署已同時加強輔導金門、馬祖等離島縣政府推動牡蠣養殖管理,建立放養量申(查)報及溯源制度防範。
此外,漁業署補充,「牡蠣養殖輔導工作團隊」負責養殖技術、設備管理、加工安全及市場行銷等4面向工作推動,主要執行國產牡蠣溯源管理、產地鑑別技術,提升剖蚵場域衛生保鮮設備、友善工作環境及包裝設備等措施。
進口牡蠣混充國產議題受關注,農業部漁業署發布資訊說明。漁業署並指出,另外5件檢調仍持續偵辦中,以確保牡蠣養殖業者的權益及消費者食安。
漁業署副署長陳建佑告訴中央社記者,漁業署已於110年跨部會成立「牡蠣養殖輔導工作團隊」,推動多項產業輔導工作,其中納管國產牡蠣溯源養殖戶的涵蓋率,已從112年的37.5%提升至113年的63%,同時考量實務上有的產品標示不是養殖戶進行,而是販運商所為,113年10月16日公告將牡蠣販運商納入溯源管理。
陳建佑說,目前的技術可以鑑別國產與否,境外哪一國還無法確認。
針對之前媒體報導疑有中國牡蠣經馬祖、金門洗產地,陳建佑說,這次抽驗的73件,有標示台灣、東石等產地名,沒有標示馬祖、金門的,漁業署已同時加強輔導金門、馬祖等離島縣政府推動牡蠣養殖管理,建立放養量申(查)報及溯源制度防範。
此外,漁業署補充,「牡蠣養殖輔導工作團隊」負責養殖技術、設備管理、加工安全及市場行銷等4面向工作推動,主要執行國產牡蠣溯源管理、產地鑑別技術,提升剖蚵場域衛生保鮮設備、友善工作環境及包裝設備等措施。
- 記者:中央社記者楊淑閔台北18日電
- 更多生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