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施工機器人走進工地 逢甲大學以智慧營建榮獲《遠見》USR產業共創楷模獎

AI施工機器人走進工地 逢甲大學以智慧營建榮獲《遠見》USR產業共創楷模獎
逢甲大學以「營建自動化:AI施工機器人」計畫,榮獲2025第六屆《遠見》USR大學社會責任獎「產業共創組」楷模獎,為全台唯一以智慧營建與AI技術斬獲此項殊榮的大學。該計畫由建築專業學院副教授盛郁庭領軍,聚焦營建業人力短缺與產業升級的迫切需求,不僅展現學術研發的創新力,更是AI技術成功落地、精準回應產業痛點的實踐典範。

本屆USR大獎競爭激烈,共有215件計畫報名,角逐67個獎項,報名數較去年成長25.7%,顯示高等教育對永續與社會責任的重視與投入日益擴大。逢甲大學的計畫從中脫穎而出,獲選為產業共創組楷模,展現其在智慧營建領域的深厚實力與社會影響力。

盛副教授帶領的團隊與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副教授王識源合作,針對營建業面臨的人力短缺與產業升級需求,開發出整合三維掃描、空間定位、BIM技術與機器學習的智慧營建系統,成功研發可於現場進行泥作施工的機器人。此計畫不僅獲得國科會1,750萬元經費支持,更取得包含台灣、美國與日本在內共8件技術專利,展現高度的技術創新與國際影響力。

且計畫成果已廣泛應用於實務現場,包含總太建設社會住宅案場的地下室打底工程、上鋌營造天花板噴漆作業等,透過產業合作驗證技術可行性,帶動工地施工流程智慧化與安全性提升。不僅如此,團隊更成功培育13位逢甲學生進入合作企業就業,並成立校園衍生新創公司「邏數股份有限公司」,形塑從教育、研究、實務到創業的一條龍USR實踐典範,真正落實大學在產業轉型與社會責任上的關鍵角色。

盛副教授強調:「教育不只在教室裡發生,而應該與產業、社會接軌。我們希望學生能在解決真實問題的過程中學習,這才是教育最大的價值。」未來,團隊將持續推進外牆施工機器人與低碳營建系統等研發,期望引領營建業由勞力密集轉型為技術密集,為台灣建築產業帶來永續創新的新動能。

除了技術創新,計畫亦融入藝術與國際設計視野,打造全台首座、全球第三座的水泥3D列印座椅「韻水慢漫」,並榮獲2024年德國iF設計獎肯定,展現科技與美學跨域整合的實力。團隊亦將持續研發外牆施工機器人與低碳營建系統,期望推動台灣營建業從勞力密集邁向技術密集,打造永續、智慧、創新的新未來。

逢甲大學始終以「實踐USR、培育未來人才」為核心價值。此次盛郁庭副教授的獲獎,不僅彰顯逢甲在智慧建築與跨域創新上的卓越成果,更展現大學鏈結社會、引領產業升級的實力與承諾。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