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當下、把握現在~ 宜蘭羅東五福眼科林逸民院長獲邀中國醫藥大學「博雅經典講座」專題演講,激勵青年學子成為世界公民

人的一生…沒經痛苦、就沒有成長No pain, no development.沒受苦難、就沒有榮耀No suffering, no glory.沒有奮鬥、就不會有勝利No struggle, no victory.……葛理翰牧師Rev.Billy Graham
宜蘭羅東五福眼科林逸民院長是位言談幽默又風趣的醫學科學家,學問廣博,見識豐富;他畢生投入偏鄉醫療貢獻所長而被稱譽為行走人間的「光明」使者,林院長到中國醫藥大學發表演講分享人生閱歷和經驗智慧時謙稱,他和蔡長海董事長都奉行史懷哲尊重生命人道關懷理念,「我們不是來受人服事的,而是來服務人群的 We are not come to be served, but to serve」!
中國醫藥大學通識教育中心3月26日舉辦《博雅經典講座》,邀請林逸民院長蒞校專題演講『活在當下』,由林昭庚講座教授主持,本校暨醫療體系蔡長海董事長偕洪明奇校長、王陸海副校長、陳悅生主任秘書及研究生事務長余永倫等校院主管全程參與,並透過視訊方式鼓勵校院同仁與師生踴躍聆聽,會後開放提問氣氛熱絡,讓在場師生獲益良多。
林昭庚講座教授特別介紹,總統府國策顧問林逸民院長是本校天才型的傑出校友,學術成就享譽國際,1986年發明「林氏雙凸人工水晶體」(Lin's Lens)造福人類,全世界迄今都在用,榮獲第33屆醫療奉獻獎及2024年台灣醫療典範獎,大家很難想像,他還引進雅鉻雷射(YAG Laser)手術,榮獲美國外科學院院士和美國眼科學院院士,曾擔任馬偕醫學院及馬偕醫護管理專科學校董事長,
林逸民院長開宗明義引述語文意涵,活在當下的拉丁文Carpe Diem,Carpe的意思就是pick, use, enjoy,就是你要利用、你要享受的意思;Diem拉丁語就是day 每天,Carpe diem就是Seize the Day叫你要抓住現在,盡量少相信未來。
林逸民院長慶幸說,以前大學全班只有少數的我修拉丁語,想不到今天還有用到。
拉丁文是在BC75以前,所以學語言來講應當是希伯來語最早了;如果到希臘去,雅典機場的標語有寫一個「你們的英文是希臘語佔了一萬多個語根啊root of word」;譬如說「新」,希臘有三種「新」的講法,Prosphatos,就是flesh 新的像換油啦,新鮮的花啊,新的衣服,味道的新鮮哦!另外一個「新neos」,就是英文講new,「新」每年都有新的一年,new year那是「新」指時間的更新;但是希臘語最重要的新是什麼?是kainos,不是指物質或時間的新,英文叫transformation,從心裡改造的心,從心裡改變的心,這才是有意義的新。
愛love,希臘文也有六種不同的解釋:a.AGAPE(άγάπη)完全付出、不求回報的愛,上帝之愛God love;b.Storge(στοργή)父母對子女的愛parents love;c.Philadelphia(φιλαδελφία)兄弟之愛brotherly love;d.Philos(φίλος)友誼之愛friendly love;e.Philandros(φιλανδρος)夫妻之愛husband and wife love each other;f.Eros(έρος)男女之間性愛。「你們看,希臘人多聰明。」福和會終身榮譽理事長林逸民形容。
當然,中文對愛的含義有其高深文學;公元前11世紀詩經形容眼睛一句「巧笑倩兮」,她嫣然一笑動人心,「美目盼兮」,秋波一轉攝人心魂;白居易的詩「雙眸剪秋水、十指剝春蔥」,女孩子的手啊,就像似在剝青的蔥哦;長恨歌裡的「回眸一笑百媚生」,還有《紅樓夢》裡南宋胡仔「情人眼裡出西施」,「色不迷人人自迷」,第79回、89回的這幾句話,這都很有詩琴畫意哦。
好、我們講教育Education,教育是什麼?從拉丁語來的,再變成法語Educere,簡言之,E是什麼?lead out引導的意思;To assist At the birth of child就是幫助生產孩子的意思,所以Education這個字的原意就是midwife產婆。以前沒有婦產科醫生,就是產婆來幫忙生孩子,你看教育多麼有意思!產婆把一個新生命從母親子宮拿出來,第一個要做什麼?馬上剪掉臍帶,沒有剪掉臍帶小孩子跟母親都會死掉,剪掉臍帶以後成為獨立的個體,產婆怕嬰兒咽喉有東西在嘴巴裡面,要馬上把嬰兒顛倒,屁股打一下,要聲音哭出來;接下來,馬上把嬰兒轉回來,再清洗,然後呢,拿一條棉被來包,溫暖以後呢,開始給母親吃她的奶。要替他洗澡,要教他大小便,就是訓練,以後教他讀書,這就是教育midwife,就是產婆的意思,這是從語言學由來的。
荷蘭人怎麼教育的?記得我1980年代去荷蘭Amsterdam阿姆斯特丹史基浦機場,剛好尿急去廁所,我突然看到小便器裡面為什麼有一個黑點,那時候,我還不知道,以為那是骯髒的東西喔,所以我就小便尿要衝,結果衝不來,我又壓又衝不下來,於是就轉頭去看旁邊那些男人的尿盆,誒!每一個都有這樣(現在台灣的尿盆也有這個)。剛好有一個荷蘭人看我這樣就問說,「為什麼你看這個蒼蠅?」他是荷蘭地質學的一個教授,他說荷蘭人教男孩子上廁所第一個就是要站好,對準目標,不能亂撒don’t miss up,荷蘭男孩子教育就從他的小便開始的,要集中精神,控制你的能力,對準目標,好好的把尿尿做好,這就是荷蘭人開始教小孩子的一個生活教育,「確定目標是達到成功的起點」!
日本人的教育是什麼?就是Origami摺紙。訓練技巧、藝能、靜心、立體感和三度空間;在廣島原子彈爆炸時候,一位10歲的Sadako Sasaki佐佐木禎子被感染得了白血病,她12歲去世時,全日本的小朋友都替她Origami摺紙,也象徵peace和平!我去學,很難,你要很專心有技巧,心靜還要懂得它的立體感,在小孩時就訓練手的能力,小東西就從小就這樣訓練的好,這是日本人。
美國出生的孩子會玩積木Building block,這很有意思。寓意在積木最頂端、最高位的人,一定要靠大家的幫忙;如果隨便拿掉一個積木出來,堆疊的積木就會倒塌了,你想,董事長還會在頂端那裡嗎?他同樣跟大家一起跌下來,還會傷得最重。這是美國的教育,團隊合作的精神,你要往上爬,要經過很多人的幫忙扶持,但是任何一個人做不好,你也隨著掉下來,這是美國人的教育精神。
再來,猶太人Jews很優秀,他們小時候就要讀舊約聖經,特別是摩西五經Pentateuch上帝的話,猶太人過去的歷史,尤其注重閱讀、問問題目、對話辯論、承擔責任、樂觀進取,猶太人只有1400萬人口,佔全世界的0.2到0.25%,諾貝爾獎得主差不多有180位,2024年截止,五分之一的諾貝爾獎得主都是猶太人。台灣、為什麼我們不行?林逸民院長語氣堅定的說,所以,這是蔡董事長和洪明奇校長現在正在努力的目標,說不定下一屆的諾貝爾獎就從中國醫藥大學出來了!
中國人是儒、道、佛的思想,儒家是「忠恕」、道家「捨得」、佛家「利他」,以及領導者思想的左右。對此,林逸民院長盼望台灣的教育:人的一生不在乎你的輝煌成就,而是在乎如何克服困難It’s not what you achieve in life that matters it’s what you overcome,人格和人品才是最重要Character and decency are what really count。
林逸民院長歸納,可敬的人品Decency特質:1.Honesty誠實2.Polite behavior有禮的行為3.Accepted moral standard符合標準的道德4.Shows respect for others對別人的尊敬5.Compassion同情心6.Humility謙虛7.Endurance忍耐8.Integrity正直9.Sacrifice犧牲
人生成長過程中,絕對有遇到困難的,不要怕失敗,失敗是一種選項,不須畏懼,但是,你要知道如何克服困難最重要。其次,不要聽信謠言以及社會的太多雜音,耳根清靜會幫自己很多忙,就像佛陀講的「境由心造、相由心生」,這個是很有意思一句話。
台灣大概每年有15萬名新生兒,其中有2600位新生兒有先天心臟病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s,其中嚴重先天性心臟病佔11.7%,一出生呼吸就有困難,還有唐氏症Down syndrome、努南氏症候群 Noonan syndrome、透納氏症Turner syndrome、馬凡氏症候群 Marfan syndrome、川崎病Kawasaki,這些身體有缺陷的小孩子,都需要醫院要幫忙照顧哦。
台灣早年醫院的婦產科、內科、小兒科、外科四大科都很熱門,林逸民院長為何赴美深造到華盛頓大學申請眼科?他打趣說,我太矮了,不能再看下面的,所以我要學眼科要看上面;美籍教授聽他講:「I’m too short to look down」,就說你這句話幽默,評語80分。
林逸民院長接著介紹幾位生命鬥士「活在當下」的故事。…澳洲Nick Vujicic尼克胡哲,他生來沒有手、沒有腳,他活著面對自己的人生,在世界各地發表2000場的演講;…台灣的街頭藝人張瓊玉是馬凡氏症,她一眼完全失去視力,另一眼只有0.01,賣藝唱歌過生活;…沒有雙腳的王奇男,靠歌唱自立更生「我都能走出來,還有什麼走不出來」;…東歐那波斯尼亞Bosnia伊斯梅爾•祖爾菲奇Ismail Zulfic,先天無雙臂又畸形的一腿,他卻能拿到青年組游泳的冠軍!…埃及人哈馬托沒有雙手,他用嘴巴打球,終於贏得奧林匹克桌球冠軍。…台灣的口足畫家謝坤山,16歲因高壓電導,失去雙手、右小腿及右眼,他勇敢逐夢,活出生命的色彩;…肌肉萎縮病的朱仲祥珍惜生命懷抱愛的奇蹟「只要我還在呼吸,我就有希望」;…肌肉萎縮症的呂立偉順應生命,一年演講346場,點亮自己,生活多麼亮麗。…双腳萎縮的劉大潭努力求學,研發「自動翻身病床」、「廢棄除臭處理機」、「不用換水的水質清淨機」並成立基金會幫助弱勢者;…腦性痲痺症的畫家黃美廉博士說,「我只看我所有的,不看我所沒有的」,她把繪畫所得經費幫助弱勢團體,以實際行動愛人愛台灣;…小兒痲痺症的劉麗紅是台灣殘障女性潛水的第一人,挑戰高空彈跳、垂降、飛行傘降落、撐双柺上萬里長城、九天機車環島1200公里、手搖自行車挑戰黃山、內蒙古騎上駱駝,實踐「走入人群傳播希望及愛的人」;…日本鋼琴家辻井伸行Tsujii Nobuyuki患小眼球而全盲,榮獲2009年日本Van Cliburn國際大獎,「他雖然看不見世界,世界看到了他」;…台灣鐵肺會計師黃鴻隆,雖患小兒痲痺,每天插鼻管、睡覺穿鐵衣,仍投入許多公益,獲得2024年第27屆全球熱愛生命獎章。
這幾位生命鬥士,活出精彩人生的共同點:1.珍惜生命 Cherish life2.勇敢面對人生 Brave to live3.積極人生觀 Positive outlook on life4.心靈無障礙 Pure spirit5.擁抱希望 Hope6.努力奮鬥生存 Strive7.永不放棄 Never give up
林逸民院長的人生領悟,活在當下、還要活的自由;「不自由勿寧死Give me Liberty or Give me Death」是Henry Patrick(亨利.派屈克)講的話,在美國獨立運動以前,它促成1773年3月23日維吉尼亞州議會通過對英國戰爭,終使美國獨立。
英國劇作家約瑟夫愛迪生Joseph Addison,在1712年創作蓋陀悲劇 Cato a Tragedy第二章第四幕,「現在已經不是時候說任何事了,要不接受銬撩或戰勝它,只求自由否則寧願死」。
其實,中國人更偉大,我們讀宋朝的范仲淹,他講「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由於他每次都要向皇帝建言、向首相建言,有一個知府叫做梅堯臣,於是寫了一首《靈烏賦》的詩給范仲淹說:「哎呀!你不要這樣天天吵,皇帝會不高興啊!你不要再講了嘛,你的建言同黨的人也不支持你啊!」結果范仲淹回他「寧鳴而死,不默而生」,我不喜歡默默地求生,寧願講,被殺死;你看中國在十世紀前就有這位偉大先賢講這樣話。
匈牙利的愛國詩人裴德菲Petpfi Sandor ,1847年創作民族之歌 Nemzeti dal,那時匈牙利受到俄國和奧地利聯軍在攻打,26歲剛結婚,為保衛國家去參加戰爭寫下「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這篇文章,1849年7月31日為國捐軀,終於激起了全民抵抗而完成了獨立戰爭。
菲律賓的國父梨剎José Rizal,他是福州人移民到菲律賓,精通22國語言,留學西班牙、法國巴黎大學、德國海德堡大學跟隨Dr. Otto Becker 學習眼科、Dr. Rudolf L. K. Virchow 學習病理,為了菲律賓爭取獨立毅然回菲律賓,四年就被處死了。
梨剎被處死的前一晚,他的愛爾蘭的未婚妻堅決要跟他結婚,在監獄裡結婚,偉大女人哦!他於是寫一篇絕命詩叫《永別了,我的祖國》。他的犧牲激起了菲律賓人反抗,不到半年就脫離西班牙統治。
孫文,中華民國的創辦人,1887年他在香港西醫書院讀書, José Rizal梨剎就在香港行醫,那時候受到Rizal的影響而激起推翻滿清革命的動機。如果讀熱帶氣候學的教科書就知道 Patrick Manson馬雅各是1865年台灣第一位西醫,他的孩子在台南創辦現在的「新樓醫院」,第二位Patrick Manson是位軍醫,1866年來台灣,五年後又被派到香港去,剛好大清帝國的宰相李鴻章的嘴巴紅腫,於是請他到天津去治療,李鴻章感謝他的治癒要回饋他,而且Patrick Manson說想在香港辦一個西醫書院,孫文是第一屆學生。孫中山於1896年10月11日至10月23日倫敦蒙難被大清駐英國公使捕走,就是由大清帝國在英國公使館內的人去找James Cantlie康德黎,而康德黎找PatrickManson萬巴德求救,而Dr. Manson找當時英國首相Salisbury 侯爵,才救出孫文。
宗教改革的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1517年提出Affice 95 Theses九五條論綱,反對贖罪券,為了抗爭教皇「你要懺悔要買贖罪券。」信教,直接向上帝懺悔就好,為什麼還要通過神父買贖罪券花這個錢啊?馬丁路德就推翻他。那時有一個詩人叫烏利希.胡滕Hutten,發表要自由的德文「Die Luft der Freiheit weht」,如今成為Stanford史丹佛大學的校訓「The wind of freedom blows」,就是「自由之風永遠吹拂」。
民主很重要,Democracy 民主政體是什麼?Demos就是人民的意思,Keratos就是統治的意思,民主就是在法律規範下「人民作主」「主權在民」。
講民主就要講美國?美國不是天生就獨立的,從14世紀哥倫布發現的西印度群島以後,慢慢有歐洲的西、葡、荷、法都想在美洲爭一席,1588年的時候,英國打敗西班牙無敵艦隊,英國人才出現,曾抵達緬因州北部失敗,直到1607年,南方Virginia維珍尼亞Jamestown(詹姆士鎮)才第一次有英國人成功登陸,1620年五月花May flower 載第一批清教徒抵New England 的 Plymouth,他們在船上簽定了五月花協定Mayflower Compact「規定必須遵守多數人意見,決定組織政府,服從政府的領導。」代表民主思想的開始。
那時候的總督威廉.波來德福,他第一個寫《Plymouth》這一本書,還有Otis歐狄士,1764年,他是第一個向英國講殖民人民的權利「人民在美洲有安全、安寧、自由、快樂的生活」,美國獨立是1776年,他20年前開始有這樣寫。
約翰.狄更生Dickinson,他寫了12篇賓夕片尼亞農民的「農夫書」,向英國訴說殖民地人民生活不合乎英國憲法精神,一步一步來到1776年獨立的前一年,有一個英國37歲的Thomas Paine托馬斯•潘恩,他到美國投入美國獨立運動,他發表一篇最重要的文章叫《Common Sense常識》,之後出版「人權」The rights of man,影響美國人要脫離英國的獨立思想相當深遠。
像是喬治.華盛頓George Washington 的告別書,約翰.亞當斯 John Adams民主從來不長久很快自暴自棄,托馬斯.傑佛遜 Thomas Jefferson 美國獨立宣言主要起草的人,財政部長詹姆士.麥迪遜 James Madison美國憲法權利法案,亞歷山大.漢密爾敦 Alexander Hamilton金融財經對憲法推動者,班傑明.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也是開國元勳、獨立宣言的起草者及第一任郵政局長。
1772年美國獨立建國時期,法國人Crevecoeur歸化美國國民,1782年出版 Letters from an American Farmer,說明美國農夫不受宗教的約束,追求個人的自由.冒險.勤奮工作。還有一個,菲利普.弗雷諾Morin Freneau也是法國人,與第四任總統James Madison大學同學,辦報紙.寫詩,有「美國詩之父」的美譽,才慢慢的建立美國的精神。
第一個寫《The rising Glory of America美國崛起的榮耀》是布拉肯里奇Brackenridge;Irving華盛頓‧歐文是第一位土生土長美國作家,他寫了很多小說《李伯大夢Rip Van Winkle》,再來就是cooper菲尼莫爾,他寫詩家喻戶曉,約翰.格林里大.惠提爾John Greenleaf Whittier倡議廢除黑奴,偉大詩人Longfellow朗費羅發表的《生命頌歌》(A Psalm of Life),鼓勵大家「忘記過去、不想將來、把握現在」。
還有一位Oliver Wendell Holmes奧莉弗•溫德爾•霍姆斯是醫療改革者,他是哈佛醫學院院長,他改革醫療才有健全的醫療,他最著名的散文作品《The autocrat of Breakfast Table早餐桌上的獨裁者》,我讀過這一本書,他的孩子就是美國最偉大的大法官Oliver W. Holmes Jr小霍姆斯。
從1776年獨立至1836年,60年間,美國雖然已經獨立建國,然而人民在信仰.思想.稅制與生活方面還未能活出美國人的精神,美國人還過著英國人的生活,男人拿一個拐杖走路,左邊要一個眼鏡,講話要英國口音,女人要穿蓬蓬裙,禱告還用英國的禱告詞「Oh my your God」,還是英國的思想,沒有美國。
長老教會牧師也是記者Elijah Parish Lovejoy,他創辦《聖路易觀察報(ST. Louis Observer)》,主張人人平等廢除黑奴,結果被白人打死。Ralph Waldo Emerson拉爾夫.沃爾多.愛默生牧師在哈佛大學演講美國的哲人(The American Scholar)要有自己獨立的思想,不能總是隨著英國的思想浮沉,做為歐文化的附庸者。
愛默生的演講影響了:1.廢奴主義作家哈里特.伊麗莎白.比徹.斯托Harriet Elisabeth Beecher Stowe 就寫了湯姆叔叔的小屋「黑奴籲天錄」,激發了美國北方的反奴力量。2.哈佛大學的學生亨利大衛梭羅Henry David Thoreau出版有名的《Civil Disobedience公民不服從》,這本書對後世影響很大。3.Whitman惠特曼的《草葉集》,也影響了Martin Luther King Jr小馬丁•路得•金恩以非暴力的公民抗命。4.第16任總統亞伯拉罕.林肯Abraham Lincoln,1863年11月19日在賓州發表272字名垂青史的《蓋茲堡演說Gettysburg Address》,政府是民有 of the people、民治 by the people、民享 for the people。
自由的思想,在國外影響了1.列夫.托爾斯泰Leo Tolstoy的非暴力主義,1869出版《戰爭與和平》。2.影響了Tagore泰戈爾印度的詩,3.也影響了在南非職業律師的甘地,甘地說印度人被英國統治,我要放棄律師回印度做不合作主義,才推翻了178年的英國統治印度。4.也影響愛爾蘭詩人Yeats,他在英國很有名的詩人,1千多年愛爾蘭都受英國的統治。他回到愛爾蘭文學復興運動及革命獨立成功。5.再影響了音樂家葛利格Edvard Hagerup Grieg,他是蘇格蘭人,挪威出生,他說我已經來到挪威了。6.也影響芬蘭作曲家尚.西貝流士《芬蘭頌》,就是聖詩614首Be still, my soul我心恬靜,因為《芬蘭頌》,才脫離蘇聯的統治。你看,一本書會影響這樣多人。
2025年適逢史懷哲博士(Dr. Albert Schweitzer)誕生150年,3月28日中華郵政將發行紀念郵票,以發揚其尊重生命及人道醫療精神,回顧史懷哲一生「尊重生命」的奉獻信念,都受到音樂和繪畫的影響;1918年3月史懷哲夫婦戰俘被遣送到聖雷米ST Remy Hospital,當時冬天冰天雪地,他夫人埋怨說:「哎呀,你拿到四個博士啊,有什麼用?醫學博士、音樂博士、神學博士、哲學博士。德國、法國要請你當院長,你都不要,你還跑到非洲沒有人去的地方,跑到非洲加彭照顧那些病人,結果被人家抓來這邊,冷得要死。」史懷哲卻從房間往窗戶看庭院時想起梵谷的名畫,激起他完成《文明的哲學》The Philosophy of civilization不朽著作。
中國醫藥大學和史懷哲的關係是有聯結的,黃榮村校長的時候,我們學校師生有到非洲加彭去實地走訪「重返史懷哲之路」,1970年7月中旬史懷哲孫女Christiane第一次來台灣曾拜訪過羅東五福眼科陳五福醫師,我也因此認識了她。她第二次來台灣是在2008年4月中旬,我以「台灣史懷哲之友協會理事長之名,邀請她在國家音樂廳與北醫交響樂團合作演奏。之後由賴其萬教授帶她到中國醫藥大學和學生交流,並以「我的祖父史懷哲醫師」演講。第三次是中國醫藥大學通識教育中心主任蔡順美教授,請我邀請Christiane Engel來校參加2013年10月24日史懷哲博士非洲行醫百年紀念音樂會。
林逸民院長接著介紹罕見病例,持續性瞳孔膜及Recessive dystrophic epidermolysis Bullosa大泡性表皮鬆懈,就是泡泡龍;這個病例是湯銘哲教授提供。林院長鼓勵患者不要過於悲傷,對未來有希望: 將你的傷痕成為亮星星Turn your scars into stars 將你的憤慨成為勇氣Turn your outrage into courage 將你的壓力成為力量Turn your stress into strength 將你的鎖鏈成為勝算Turn your chains into chances 將你的阻礙成為機會Turn your obstacles into opportunities 將你的悲傷成為冠冕Turn your tragedies into triumphs請把你缺點變成你的力量向前行。
所以人生一定要奮鬥Strive,以少開始Start small、可能思想Think possibility、以求進展Reach a little further、全心投入Invest all you have、遠景勝利Visualize victory、期待成功Expect success」,望向前面的標竿前進。
對於還在醫療的癌症病人,林逸民院長秉持醫者仁心,我們要給他們盼望,並提出7H與同學共勉。1.誠實Honesty2.和睦Harmony3.謙虛Humility4.將心比心Heart5.幽默Humor6.治癒Healing~Doctors treat醫師治療&God heals上帝治癒7.希望Hope
總而言之,人一定要有信仰,任何事都變得可能,生命才變得更美好;我們出生不是在被人服事,我們是要服務人群「We are not come to be served, but to serve」,所以記住,抓住今天,勇往前進,迎接等待你們光明的未來,向前面的標杆,勇敢前進。
- 記者: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423 16:52:42
- 更多生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