崑大創媒院USR邀業師分享實作經驗 田調與劇場表演轉譯臺江記憶

崑山科技大學創意媒體學院執行大學社會責任(USR)計畫,5月20日的課堂上邀請土城國小退休教師陳淑英蒞校分享,介紹其長期耕耘臺江內海「土城子」一帶的田野調查行動,並談及如何將這些文化記憶轉化為展覽、地圖與劇場演出,進一步促成社區認同與青年參與。
創媒學院USR計畫「開江.破竹—臺江地方創生與文化再現」,持續從文化轉譯與設計實作出發,引導學生走進社區,促進在地連結與行動參與,該次由陳淑英老師分享自身實踐經歷,透過與地方耆老與文化社群的合作,她帶領團隊完成一系列深入的歷史調查與口述紀錄,進而發展出以「地方生活地圖」為核心的展覽內容,由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策劃展出,並為此出版期刊《臺史博地方學學-川流臺江》,呈現臺江流域在地居民的生活樣貌與歷史軌跡。
更特別的是,這些田野資料與故事不僅止於學術紀錄,更進一步被轉化為社區劇場內容。陳淑英老師協助組織在地「社區劇團」,並創作劇作《塭田兒女》,講述臺江地區的養殖產業、家庭勞動與土地記憶,崑大空設系師生更與劇團合作,在活動中不僅擔任演員,更負責道具、美術設計等任務,該部作品曾於臺南文化中心公開演出,吸引大量市民共鳴與討論,成功將地方文化以藝術形式推向公共領域。
當天講座上也邀請曾參與劇團的空設系學生進行分享,一位學生提到,最初只是幫忙做布景和道具,沒想到後來也參與了排練和舞臺走位,過程中學到很多團隊合作與臨場應變的經驗,也更理解地方故事的重要性;另一位學生則感性表示:「參與劇團的過程中,和阿嬤們一起工作、聊天,聽她們講很多人生故事,還能吃到她們親手做的在地菜餚,每次都很期待。這些互動讓我們更貼近地方,也真正了解這裡的生活與文化。」
陳淑英老師和曾參與的學生都鼓勵在場同學把握機會參與文化行動,尤其每年暑假劇團開設的「田野與劇場工作坊」,不僅提供戲劇與田調訓練,學生還能親身參與劇團實際演出、舞臺協力等工作,體驗從田野紀錄到展演實踐的完整流程,成為設計教育走入社會、回應土地的珍貴體驗。
空設系郭一勤老師對陳淑英老師的深度分享表達誠摯感謝,並表示:「這不僅是一次田野經驗的學習,更是一個活生生的地方實踐案例。希望學生能從中感受到文化行動的力量,未來也能主動投入社區、發掘在地故事,將設計結合關懷,做出回應時代與土地的創作」;創媒學院邱國峻院長亦指出,透過USR計畫,將持續邀請實務者進入課堂、走進社區,打造設計教育與社會行動並重的學習環境,培育具備觀察力、行動力與文化感知的設計人才。
- 記者: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528 14:37:25
- 更多生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