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餐不邪惡1/醫師怎麼吃大揭密! 跳出澱粉框「5分鐘打造低脂餐點」

早餐不邪惡1/醫師怎麼吃大揭密! 跳出澱粉框「5分鐘打造低脂餐點」
台灣常見早餐如燒餅油條、飯糰、蛋餅,都是熱量極高的「碳水炸彈」,專家建議時間允許的話,最好在家自行準備較好,5分鐘就能吃得健康。(圖/CTWANT資料照)

[周刊王CTWANT] 台灣癌症基金會日前公布10大國人最愛的早餐組合,都是容易造成精神不濟的「高碳水食物」,不只影響思考力,同時也容易發胖。但早晨時光通常匆忙,該如何吃得健康又有效率,CTWANT採訪多位醫師、營養師,一起揭密專家們的5分鐘早餐,而首要重點就是跳脫澱粉食物!

最新調查顯示,國人前5名早餐組合是「麵包、三明治、蛋餅」搭配「豆漿、咖啡、牛奶」,原因就是快速又有飽足感。營養師徐桂婷表示,高碳水早餐組合隱藏健康危機,明顯缺乏膳食纖維,不僅會導致使血糖迅速飆高,讓人感到昏昏欲睡,也有研究指出,攝取這樣的早餐會連帶影響午餐吃進更多的熱量,長期下來容易導致肥胖。

家醫科醫師李佳燕在臉書透露,曾有民眾向她抱怨「醫生,那妳告訴我,早餐要吃什麼?燒餅油條、肉包、三明治、煎餃、小籠包、蛋餅、各種麵包、飯糰⋯⋯就這些可以選擇啊!」

李佳燕說,某個週日上午比較有空,她煮了燕麥粥(需要15分鐘),一面攪著燕麥粥,一面把小番茄洗一洗,煎個荷包蛋。平日上午沒時間,就把一個非常小的饅頭和一顆蛋放進電鍋裡蒸,另外再吃兩小條剝皮芭蕉、一杯鮮奶。5分鐘,就可以準備好一個低脂的早餐。


早餐不邪惡1/醫師怎麼吃大揭密! 跳出澱粉框「5分鐘打造低脂餐點」
家醫科醫師李佳燕認為在家吃早餐一點都難,週日早上有空時,她就準備燕麥粥、小番茄、荷包蛋,就是健康的一餐。(圖/翻攝自李佳燕臉書)

「真的沒有那麼難!這也要感謝這幾年疫情,我們慢慢養成上班的日子,在家吃早餐的習慣。」李佳燕說,若以營養成分來說,主食儘量選擇沒有經過奶油豬油處理過的澱粉製品,例如想吃蛋餅,她會挑選高纖全麥餅皮自己料理,有時也會吃裸麥吐司。澱粉分量怎麼抓?「不用計算那麼麻煩,記得只要一點點就好。」

雞蛋、鮮奶和無糖豆漿,則是最容易獲得的蛋白質來源。至於水果則是選擇容易處理的,例如小番茄、香蕉、芭樂,這種不需要削皮清籽切塊的水果,節省時間。

今年67歲的元和雅整形外科院長鍾金源,以六塊肌聞名業界,他的早餐非常簡單,甚至不需5分鐘就能吃完。「因為早上固定進行瑜伽運動,所以平時早餐只吃七分飽,大多只吃優格搭配半杯豆漿,如果時間充裕,會再搭配一小塊麵包或生菜沙拉。」

鍾金源說,他的早餐重點在於補充蛋白質和纖維質,精緻澱粉則盡量避免。「吃完早餐後,再做瑜伽,就能喚起一整天的精氣神!」

總匯三明治、蔥抓餅加蛋、再配一杯大冰奶,曾經是腎臟科醫師王介立的早餐,當時的他體重90公斤,後來調整飲食、將運動融入生活,如今王介立體重穩定維持在65公斤,而早餐也變成一顆100公克的地瓜加上奶粉泡的鮮奶茶。

「我平時都是運動通勤,有時跑步、有時騎單車,大約會消耗400~500大卡,到診所之後才吃早餐,地瓜加上鮮奶茶的碳水及蛋白量勉強支持運動所需,同時又有豐富鈣質。」王介立說自己是刻意如此,因為他把上班時間拿來做熱量赤字飲食,才能在下班後和家人一起享用美食。

什麼是熱量赤字?王介立說,「只要攝取的總熱量小於消耗的熱量,無論如何進食都不會變胖,所以早餐時間節省下來的熱量,分攤到午晚餐之後,就能降低變胖機率。」

不過,這不代表任何食物都能吃,因為某些食物容易使人發胖的原因,不是它的熱量特別高,而是它會讓人一次再吃,因而吃下過多熱量,所以挑對食物還是非常重要的。


早餐不邪惡1/醫師怎麼吃大揭密! 跳出澱粉框「5分鐘打造低脂餐點」

早餐不邪惡1/醫師怎麼吃大揭密! 跳出澱粉框「5分鐘打造低脂餐點」

延伸閱讀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