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熱島效應加劇…高溫區「基隆延伸至桃園」 專家示警了

都市熱島效應加劇…高溫區「基隆延伸至桃園」 專家示警了
全球氣溫越來越熱,不斷破紀錄。(示意圖/方萬民攝)

[周刊王CTWANT] 近幾年全球高溫不斷破紀錄,台灣也一片熱爆,許多縣市都超過36度,體感溫度更是飆破40度。專家觀察,這現象和東京都熱島蔓延60公里的狀況類似,更坦言已後要降溫會更加困難,因此每年的夏天,就將是「餘生最涼」的夏天。

BCLab結合中央氣象署測站和研究團隊的測點數據,繪製6月22日中午12點的氣溫分布,台北盆地中央的萬華區為攝氏36.9度、士林區37.3度,最低溫為大安森林公園的34.9度,敦南林蔭道附近的氣溫也較低;都市由於熱島強度,高溫區和低溫區的溫差為2.4度。


都市熱島效應加劇…高溫區「基隆延伸至桃園」 專家示警了
台北萬華測得36.9度。(圖/翻攝自都市退燒臉書)

據《中央社》報導,成功大學建築系特聘教授暨規劃與設計學院副院長林子平指出,台灣和桃園可能蓄熱的原因不盡相同,但這些熱源聚在一起,就很難再散熱。例如北市萬華區是地屬地窪、信義區則是過度開發,桃園熱區主要出現在河谷地形。

研究發現,世紀末極端高溫的情況可能出現在大台北盆地,但就增溫幅度,桃園河谷是最高的地方,包括桃園區、中壢區都是高溫潛勢的區域。林子平提到,台北盆地普遍高、低溫區的溫差在2.5度左右,過去也曾出現3.5度的溫差,目前的高溫區域已從基隆、汐止、萬華等一路延伸到桃園。

林子平分析,散熱困難可能導致降溫時間更短,夜間溫度降不下去,隔天高溫又再累積,變成熱的循環。而對照往年的研究時間,今年熱的情況也提早,過去大約7月才出現類似現象,但今年已經往前到6月。因此,每年的夏天,都將是餘生最涼的夏天,居住在都會區中,將同時承受氣候變遷及都市熱島的雙重熱壓力。

延伸閱讀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