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端天氣讓「醜蔬果」暴增 如何讓消費者降低審美標準?

大小、顏色、形狀一一檢視,每個上菜市場買菜的人,都有一套挑好吃蔬果的祕笈。若是三五個一袋的蔬果,更要精挑細選。最終,長得奇怪又畸形的蔬果被留在貨架上,成為滯銷品,丟進垃圾桶。 極端氣候加劇,蔬果生長期的氣候難料,讓農夫辛苦種出的蔬果變得又醜又小。加工或降價求售可能是解方,但有沒有其他方式,讓大眾真的愛上「醜蔬果」? 蔬菜變醜又變貴 氣候變遷帶來的極端氣候,「醜蔬果」的食物浪費問題恐怕更加嚴重。《衛報》報導荷蘭農民布洛克 (Bastiaan Blok)的例子。去年他收成117公噸的洋蔥,但每顆都只有紅蔥(shallot)的大小。 「上個春天非常潮濕,夏天又非常乾熱,洋蔥根本長不大。」31歲的布洛克解釋。半數的洋蔥不到四公分寬,連加工都沒人要,最後的下場可能是賣去做生質燃料,或賣到波蘭做成洋蔥油。 布洛克的遭遇不是特例。2022年歐洲受到嚴重熱浪襲擊,《世界經濟論壇》(WEF)指出,破紀錄的熱浪與乾旱造成蔬果變得又小又醜。超市再不「降低審美標準」,只賣那些符合大眾習慣樣子的蔬果,蔬果價格將會變更貴。 全球缺糧的同時,醜蔬果因賣相不佳放到變質,甚至直接被遺棄在田裡。2018年英國愛丁堡大學一項 研究 指出,歐洲每年因為外觀因素而丟棄的新鮮蔬果高達5000萬公噸。 醜也能好吃 荷蘭社會企業「不浪費軍團」(No Waste Army)5月推出群眾募資「午餐訂閱計畫」。他們以季為單位,...
極端天氣讓「醜蔬果」暴增 如何讓消費者降低審美標準?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