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年話蛇(外一篇)/梁征
梁征
在中華文化的長河中,蛇這一形象承載著複雜而深刻的情感與象徵意義。從遠古時期開始,它就以獨特的姿態存在於人們的心中,或被崇拜、尊敬,或引發恐懼與敬畏。隨著蛇年的到來,關於蛇的話題再次成為了人們關注的焦點。
蛇在我國悠久的文化歷史中佔據著重要的位置。在古老的神話傳說裏,蛇不僅是中華民族原始宗教中的圖騰之一,更是被視為始祖神的化身。《列子》一書記載道:“伏羲氏、女媧氏皆為人面蛇身”,這兩位神靈通過結合創造了人類世界。對於許多少數民族而言,對蛇的崇拜同樣深入人心;即便是漢族社會,也保留有“家蛇”信仰——認為家中出現蛇乃是祖先顯靈之兆,需虔誠供奉。
作為十二生肖成員之一的蛇,還被賦予了諸多美好品質:智慧、敏捷、謹慎以及非凡的魅力和同情心。比如《白蛇傳》裏的主角白娘子,她本是修煉千年終成正果的一條白蛇;其侍女小青亦非等閒之輩,同樣歷經數百載修行而成人形。儘管二者本質上屬於冷血動物,但她們展現出來的情感真摯動人,尤其是對待愛情忠貞不渝的態度,讓無數讀者為之動容。這也反映了古人眼中蛇所具備的那種超凡脫俗之美。
然而,不可否認的是,在某些人看來,蛇卻代表著邪惡與危險。它那扭曲蜿蜒的身體、陰森詭異的眼神往往給人留下極其負面的印象。因此,“牛鬼蛇神” “蛇蠍心腸”等詞語便成了形容人心險惡時常用的比喻。特別是在傳統觀念較為濃厚的地方,女性甚至有時會被比作毒蛇般狠毒的存在。此外,在中國豐富多彩的語言寶庫中還有許多與蛇相關的成語故事流傳至今,如“虎頭蛇尾” “畫蛇添足” “打草驚蛇”等等,每一個都蘊含著深刻的道理。
隨著時間推移和社會進步,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意識到保護野生動物的重要性,其中自然也包括了曾經遭受誤解的蛇類朋友。事實上,無論是否有毒,大多數情況下蛇都是非常害羞且不願主動攻擊人類的動物。它們不僅能夠幫助控制老鼠等害蟲數量,還能提供寶貴的蛇膽、蛇皮等藥材資源。
在蛇年即將到來的時候,談論有關蛇的一切,我們不僅可以領略到其背後深厚的文化底蘊,更能從中感受到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美好願景。
◆三代人的年
年,對於中國人而言,既是節日的盛典,又是團圓的時刻。回溯往昔,我所經歷的年華,不禁讓我感慨萬千。
記得那是1988年的冬天,我還只是一個剛上小學一年級的孩子,家住在偏遠的鄉村。每當農曆新年臨近之時,父親便會騎上他那輛見證了無數風雨的老式自行車,載著我和母親踏上歸途。沿途的風景雖已模糊不清,但那份對家的渴望卻清晰如昨。那時,爺爺奶奶早已在老家備好了豐盛的過年物資,靜候著子孫們的歸來。每到除夕之夜,爺爺都會精心烹製一桌佳餚,然後虔誠地跪拜在案桌前,恭請家中的先祖們品嘗這頓充滿孝心的團圓飯。祭祀完畢,長輩們依次入座,叔叔們喝酒、抽煙,而婦女與孩子們則享受著花生、瓜子和糖果的美味。耐不住長夜的婦孺通常在晚上十點左右便進入夢鄉,而男人們則需堅守至子時過後。
隨著時間流逝,兩位老人相繼離開了這個世界,我們也再沒有回到過那個熟悉的地方慶祝新年。然而,每到臘月時節,母親總會忙碌起來——她要為即將到來的春節做準備。從選購食材到親手製作傳統食品,每一個步驟都充滿了愛意。尤其是糯米酒,那是每年必不可少的專案之一。母親每年都會在集市上挑選上好的糯米,提前一個月開始釀造糯米酒,只為等待我回家享用。待假期結束時,她又會將剩餘的米酒裝入玻璃瓶中,囑咐我帶回省城慢慢品味。每當辛勤工作一天後,我倒上一杯母親釀制的糯米酒細細品味時,眼前仿佛浮現出母親慈祥的臉龐以及她對我無盡的牽掛……
成家立業之後,我在省城安頓下來。每逢春節,便會把父母從縣城接到身邊一起慶祝新年。雖然生活條件得到了極大改善,但內心深處對於過年的那種純粹快樂卻似乎漸漸淡去。現在,年夜飯往往選擇在外就餐,方便快捷之餘也少了些許家的味道。然而,在這樣的氛圍下,大家似乎更多地沉浸在手機螢幕裏搶紅包的樂趣之中。儘管如此,當家人聚在一起分享彼此近況時,那份久違的溫馨依舊能夠觸動心靈深處最柔軟的部分。特別是當提到小時候過年那些簡單卻充滿溫情的日子時,大家都會不約而同地陷入沉思,感歎時光飛逝的同時更加珍惜眼前人。
無論時代如何變遷,“年”始終是連接親人之間情感橋樑的重要紐帶。它不僅代表著過去一年的努力與收穫,更寄託了對未來美好生活的無限憧憬。讓我們珍惜每一次相聚的機會,享受人生美好生活。
- 記者:好報 編輯
- 更多生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