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掉混凝土堰體、鋪上天然石塊 重建遠望坑溪洄游魚兒回家之路

台灣自1920年代開始,以混凝土建三面光取水堰及固床工,最為人詬病的就是堰體高度阻隔生態洄遊路線,魚兒想回家卻碰到高牆。且阻礙河床自然潭瀨生成,旱季更容易斷流影響灌溉取水。農業部農田水利署北基管理處於2023年在貢寮進行田寮洋一、二、三圳取水設施更新改善工程,局部打除混凝土取水堰及固床工,用生態友善工法重鋪石頭,不僅恢復生態廊道,物種數增加,農戶取水正常無斷流,在景觀上也能回復河道天然骨架。 此計畫於今年7月獲得農業部「 優良農業建設工程獎 」農田水利類「佳作」,未來亦將編製生態推廣教育手冊並辦理生態環境導覽活動。 魚兒返不了家 生物旱死在河床 新北市貢寮遠望坑溪集水區主要為森林,在雙溪河匯流口的河階地開始有較密耕作,並連接到田寮洋農地。該處農地面積約42公頃,當中7.8公頃為次生林,常有猛禽出沒。而距離匯流口向上游約1.8公里,則為遠望坑親水公園。 人禾環境倫理發展基金會曾於2018~2019年調查評估台灣東北部26條小型溪流,遠望坑溪共紀錄42種原生種魚蝦蟹螺,以生物多樣性位列第二名,並發現台灣淡水魚紅皮書近危物種 台灣吻鰕虎 ,以及黑潮帶上特有種 黑紫枝牙鰕虎 。其中,有31種魚蝦螺有河海洄游需求,但有25種卻可能受堰體阻擋,僅分佈於最下游的400公尺。 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前身為林務局)2020年「 國土生態綠網藍圖規劃及發展計畫 」中,...
打掉混凝土堰體、鋪上天然石塊 重建遠望坑溪洄游魚兒回家之路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