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孩子遠離霸凌! 研究:幼兒早期負面行為,需要立即導正

幫孩子遠離霸凌! 研究:幼兒早期負面行為,需要立即導正

文/林欣慧|美國休士頓大學維多利亞校區人類發展與教育學院教授〡信誼好好育兒網

台灣女拳好手林郁婷用善良與實力擊敗霸凌,用正能量帶來的正面示範。但霸凌仍是許多家長、孩子的擔憂或恐懼!當孩子被霸凌時,爸媽更是心疼。爸媽對霸凌行為必需有多一分的認識,才能愈早警覺,適時導引孩子在群體中建立正確的互動模式,避免孩子誤入霸凌歧途或者成為受害者。

一般人提到霸凌,通常會直接聯想到校園霸凌,誤以為這樣的行為只發生在小學以上的校園內。其實,霸凌者施暴的地點不只是在校園,而且有些霸凌者並非進入小學之後才出現霸凌行為,也不會在離開學校後就終止這些惡行。

幼兒之間也可能出現霸凌行為

霸凌的現象在幼兒之間並非罕見,特別是當一群幼兒裡有明顯的高矮胖瘦、能力程度有較大的差異,或者家庭經驗不同時,傷害他人的行為模式就可能產生。兒童霸凌行為的徵兆包括以下特性:擺出輕蔑刻薄的臉色、講出威脅的話語、搶奪東西、推擠別人、不實的指控、拒絕與特定的對象一起玩耍、刻意孤立某一個或數個同伴等。有些幼兒就已經表現出這類霸凌別人的行為,他不僅懂得、也會故意且重複地透過嘲弄,肢體攻擊等,去壓迫比較弱勢的同儕。

幼兒霸凌行為的養成其實是有清楚脈絡可循的。他們可能經由家人的互動或透過媒體的傳播,觀察到如何欺負、壓迫他人,或是這個孩子自己本身就是被迫害的受害者,透過種種學習及生活的經驗,他可能會開始針對一個特定的弱勢同儕,做出上述不友善的行為。

早期的負面行為需要立即導正

當孩子這些早期的負面行為被忽略或沒有即時被導正,他的行為將會持續惡化,傷害別人的程度會更嚴重,且傷害的人數也會增多。更糟的是,如果別的孩子觀察到這種行為是可以成功地獲得權力且控制別人,他們可能會追隨這個霸凌者,逐漸發展成一個霸凌的團體,然後一群孩子會用相同的手法,欺負同一個或多個弱勢的兒童。這種早期剛形成的霸凌組織,如果沒即時處理,只要幾個月的時間,這個組織就會開始產生權力階級制度,他們霸凌班上其他同儕的情形就會變本加厲。

男生和女生的霸凌模式有差異

霸凌行為不是只發生在男童身上。男生的霸凌行為比較多是屬於肢體攻擊或運用蠻力,迫使對方屈服;女生的霸凌行為則是採用不同的方式,可能比較複雜,也較隱性或不直接,例如:操弄關係、排擠孤立對方、散播謠言、惡意指控等。

霸凌行為有很多樣貌,有時成人會顧慮如何在行為上界定霸凌。其實,基本上當一個孩子會運用不同的負面行為,刻意去對待某個特定的孩子時,就已經是霸凌。在幼兒園常見的霸凌行為可能是:把對方的東西藏起來、撕毀他人的圖畫、口出惡言、拒絕坐在某個孩子的旁邊、打他或對他丟東西。霸凌不只是限於以肢體攻擊對方,有的霸凌者會利用不易被大人察覺的方式去騷擾對方,甚至糾合眾人去抵制被霸凌者,這樣的孩子往往透過霸凌別人而覺得自己充滿權力,就像是眾人中的老大。

不要小看幼兒園裡的錯誤行徑

霸凌問題在幼兒園到底有多嚴重呢?雖然不同的班級會有差異,但是對這方面研究多年的瑞士知名學者歐沙可(Francoise D. Alsaker)指出,通常在一個大的班級內,大約有一成的孩子是霸凌者。

有的人認為這種幼兒的霸凌行為是因孩子年紀小不會分辨是非,不知道怎麼做才是對的行為,所以不必大驚小怪,過幾年等孩子長大了,自然就會改正過來。但是研究卻發現,當學前幼兒開始產生霸凌的行為時,若沒有受到制止及糾正,這些霸凌者和被霸凌的受害者所面臨的問題,只會日趨嚴重。

學會分辨霸凌行為,營造溫暖環境

爸媽是孩子最好的保護者,怎麼做才能讓孩子免於被霸凌的痛苦呢?爸媽首先要學會如何分辨是單純地吵架或是霸凌的行為。孩子難免會和他的朋友吵架,但是孩子之間吵架,往往來得快,去得也快,吵完架後,彼此還是能開心的一起玩耍;霸凌卻是會讓被霸凌的孩子心生恐懼,經過一段時間後,甚至會變得退縮、感到孤獨及憂傷。所以爸媽必須知道如何分辨上述的種種霸凌行徑及被霸凌的初期行為,一旦有任何疑慮,應該與老師溝通。

老師和爸媽可以透過教導孩子瞭解什麼樣的行為在教室內是可以或不可以被接受;老師更應明確指出行為規範,讓霸凌者及他的隨從們知道哪些行為是不被允許的。同時,藉由老師的關注及支持,讓被霸凌的孩子得到保護。唯有營造一個正向溫暖的學習環境,才會讓全班的孩子感到安全,不再心生恐懼。

【延伸閱讀】

孩子成為「小霸王」的三種前兆 家長如何矯正?https://pse.is/6bh35r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