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症候群最大罪魁禍首之一是「這個」!醫揭:避免春節症候群4點健康技巧

春節應該是華人世界最重視的節日,除了因為充滿團聚、歡樂和美食的氛圍外,另一個重要的原因,春節常常是一年之中放假天數最長的假期。但隨著鞭炮聲和年糕香氣的飄散,「春節症候群」這位不速之客也常會悄悄的到來。它不僅讓我們在長時間的年假後反而覺得疲憊不堪,還可能帶來大小潛在的健康隱患。想知道如何躲避這些小麻煩,輕鬆開心地度過春節嗎?讓我們一起看看預防的小撇步!


春節症候群最大罪魁禍首之一是「這個」!醫揭:避免春節症候群4點健康技巧

什麼是春節症候群?

春節症候群在醫學上其實並不是正式的診斷,而是一種生活模式突然改變所引起的身心不適。原因可能來自假期間的飲食失衡、作息紊亂、過度應酬或心理壓力。以下來探討幾個常見的「春節症候群」的相關病症。

■消化不良與腸胃問題

沒錯,春節期間的美食盛宴可能是「春節症候群」最大的罪魁禍首之一。油膩的大魚大肉、甜膩的年糕和糕點、以及美食當前讓人失控的暴飲暴食,常讓胃腸道無法招架,導致腹脹和胃酸過多,大家應該都有類似的經驗,年夜飯時長輩為了因應滿堂兒孫的歸來,往往會準備滿桌的佳餚,但常常因為準備過量而有剩,只能留待下一餐…甚至初一的晚餐…,初二的中餐…,某些高貴食材在之後幾餐中重複的出現,時間越久,食用後發生急性腸胃炎的風險也隨之增高。

■過度飲酒引發的健康問題

春節聚會少不了推杯換盞,過量飲酒可能引發酒精性胃炎、宿醉,甚至更嚴重的肝臟損害等,還有酒後危險駕駛的狀況,雖然在近年針對酒駕議題的特別關注下而有明顯減少,但其實每年年假期間仍不時會出現酒國英雄,為了安全,在此呼籲還是喝酒不開車,開車不喝酒。

■熬夜與睡眠不足

熬夜守歲打牌一整晚,因為難得相聚的親朋好友徹夜促膝長談,舒緩累積了一整年瀕臨潰堤的壓力,或以互相報團取暖的方式一掃異鄉打拼的滿腹辛酸,但若連續幾天下來,有可能讓身體因作息顛倒而生理週期節律紊亂,導致免疫力下降等問題,導致在辛苦告一段落可以放鬆休息之時就開始重感冒,無法在春假好好出遊。

■心理壓力和焦慮

除非您家人丁單薄三代單傳,否則你一定有幾位親友好友,關心的談話閒聊,比如婚姻感情、生育、事業、收入等,但這狀況除了常讓人感到焦慮不安外,有時甚至會產生若干情緒與急性壓力反應,卻礙於詢問者的長輩身分,而讓自己無從逃避,累積在心裏久了便可能出現壓力性消化性潰瘍等心身症症狀。

■過敏與皮膚問題

有些人對春節期間使用的花卉、煙花或食物過敏,加上熬夜生理週期紊亂和上述諸多壓力因素,免疫系統可能因此而受到影響,表現在比較輕微的方面,皮膚可能因此出現若干狀況問,例如酒糟性皮膚炎、風濕疹塊、季節性乾癢等。


春節症候群最大罪魁禍首之一是「這個」!醫揭:避免春節症候群4點健康技巧

每餐儘量節制,進食避免暴食,雖然年假期間市場休市,蔬菜攝取絕對不可少,少吃油膩、避免攝入過多含糖分的食物。

避免春節症候群的健康小技巧

■飲食有節制,別讓胃腸過勞

掌握分量:每餐儘量節制,進食避免暴食,雖然年假期間市場休市,蔬菜攝取絕對不可少,少吃油膩、避免攝入過多含糖分的食物。

細嚼慢嚥:吃得慢一些,不僅能避免胃脹、享受美食、還能多花時間在餐桌與難得見面的家人有充分的互動。

維持攝取適量的水分而非含糖飲料甚至酒精性飲品:水是最好的飲品,能幫助消化,促進代謝,也能促進排便,讓年假期間比平常進食更多的食物不會在體內留存太久而產生宿便,身體得以更清爽。

酒精有度,健康乾杯

制定上限:聚會前就想好「喝幾杯就停」,事先擬定節制飲酒的最適當理由,如等一下還要順道去長輩家拜年,既無損於禮貌,也不因氛圍而失控喝入超過身體負荷的過量酒精。

用無酒精飲料替代:如蘇打水、茶或果汁,當然要先想好對方無法拒絕的理由,如最近體檢發現肝指數竟然上升了!醫師叮囑年假期間要禁酒,年假後已安排要在抽血複診等,既不失禮,也能保健康。

酒後補水或在酒中兌水:台灣特殊的飲酒文化常以不喝或是喝太少代表不給自己面子,若遇上這樣的長輩或長官有時真使人欲哭無淚,在酒中找機會兌水或許是解方之一。若真的喝多了,記得喝水和補充維他命B群,加速酒精代謝。

■規律作息,守歲也守健康

計劃適量熬夜:守歲可適當,但不要整個假期都整晚熬夜,年假結束的前幾天宜開始慢慢恢復規律作息。

放鬆心情:適度抱怨取暖舒緩心情後,應保持更正向的態度,年假如過後,更需開始擬定新的一年計劃。在心情調適上,或可適當練習冥想或深呼吸的技巧,是隨時隨地都可以自我調息的簡單並確實有效的方法。

■適時運動,趕走疲憊

散步消食:飯後散步15分鐘,不僅幫助消化,也促進代謝。維持適當且持續不斷的運動習慣,對於週期節律之調節有莫大的助益。

親子活動:與家人一起進行輕鬆的運動,如跳繩、打羽毛球或簡單的伸展操,既可增進家人凝聚力,又可促進全家人的健康狀況。

避免過度靜態活動:打牌或看電視久坐之餘,記得起身活動一下,或是陪伴家人一起出遊散步,調適身心。

■以健康的心理態度,預先擬好親戚提問的因應策略

面對親戚提問,幽默以對:對於尷尬的問題,嘗試用輕鬆幽默的方式回答,例如:「還在努力尋找靈魂伴侶呢!」、「已有心儀對象啊,還是台積電的呢!只是理工男好像真的比較宅」。

減少攀比心理:過年應該重在享受家庭溫暖,而非比較得失。

給自己空間:若感壓力過大,畢竟是回到自己最熟悉的故鄉,適時抽出時間獨處,翻翻過去自己學生時代未帶走的書籍物品或甚至家族相簿,重溫舊時溫暖的回憶,將有助於讓心情回到最安全的放鬆狀況。

春節後健康調整:重新上路的完美開端

春節後,許多人會感到「節後綜合症」,例如上班提不起勁或容易疲倦。這時候,適當調整作息和飲食,有助於迅速回到正軌。

清淡飲食:避免大魚大肉,選擇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粥、湯品或蒸煮蔬菜。

規律運動:每天安排30分鐘的運動,幫助代謝和提升精氣神。

心理調適:復工的前一天,撥空靜下心來,為新的一年制定短期目標,讓新年的第一步更有方向感。

充足睡眠:趁剛開工工作量還沒有那麼繁忙,且辦公室環境還處在年假時的輕鬆狀態時,保持每天7-8小時的睡眠,讓身體徹底恢復。

總結來說,如果當春假結束後,回到工作場所時,身心無法回復,仍然有憂慮、躁動等狀況,請至本院精神暨身心醫學部門診來諮詢。

所以,健康過春節的關鍵是「適度」, 在熱鬧的年節氛圍中,適時為自己「踩剎車」,既不影響快樂氣氛,也能避免健康亮紅燈。讓我們一起度過春節的假期,並用滿滿的元氣,迎接2025年的每一天。



【延伸閱讀】



沒吃高熱量食物卻肥胖、感覺疲累?劉伯恩醫師:體內大掃除4要訣,輕鬆享瘦



有影嘸?5:2斷食法「挨餓」助護肝?吳明珠中醫師:牢記7大護肝飲食要訣



豆漿不只保護心血管!喝豆漿有4大益處!高敏敏營養師:豆漿花式喝法6大食譜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

https://www.top1health.com/Article/248/9580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華人健康網

https://www.top1health.com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健康新聞
人氣健康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