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鯊單身10年竟「迸出小鯊」 工作人員:證明了生命總會找到出路

母鯊單身10年竟「迸出小鯊」 工作人員:證明了生命總會找到出路
路易斯安那州一家水族館,1月初迎來膨脹鯊寶寶。(圖/翻攝自X)

[周刊王CTWANT] 美國路易斯安那州(Louisiana)一家水族館,近日發生整缸都母鯊所在的水族箱中,竟「迸出小鯊」的情況,不確定究竟從何而來。


母鯊單身10年竟「迸出小鯊」 工作人員:證明了生命總會找到出路
路易斯安那州一家水族館,1月初迎來膨脹鯊寶寶。(圖/翻攝自X)

根據《紐約郵報》等美媒報導,位在路易斯安那州的什里夫波特水族館(ShreveportAquarium),1月4日迎來一隻膨脹鯊(swell shark,又稱為氣球鯊,balloon shark)新生小鯊魚,據館內工作人員表示,這顆卵約8個月前在一個「雌鯊缸」中被發現。

膨脹鯊原產於東太平洋,能透過水或空氣使身體膨脹以嚇阻捕食者聞名,工作人員按照丘馬什語中鯊魚的單詞「onyoko」,將這隻小鯊魚取名為「洋子」(Yoko)。

報導也引述了館長巴里克(Greg Barrick)說法,稱小鯊魚出生有兩種可能性,首先是「單性生殖」(Parthenogenesis),類似狀況如經典電影《侏羅紀公園》(JurassicPark) 系列中所描述,科學家為了控制侏羅紀公園中的恐龍,將所有動物的性別控制為雌性,從養育角度來看,雌性更加方便,但是由於從琥珀中找到的恐龍基因存在缺失,科學家使用了現存兩棲類或爬行類的基因進行補充,卻導致本應只有雌性的恐龍為了繁衍需求出現了雄性。

據了解,這情況普遍在植物和無脊椎動物中很常見,但在脊椎動物中較罕見。根據史密森尼國家自然史博物館的假說,單性生殖發生在雌性缺乏雄性情況下。

另外,巴里克還指出,這隻小鯊魚有可能是「延遲受精」(delayedfertilization)的結果,即交配很久之後才發生受精。然而,自2014年以來,由於產下寶寶的母鯊就未有與公鯊接觸過,因此似乎不太可能。他也套用電影中的台詞,「這種情況令人難以置信,顯示了物種的適應力,這真的證明了生命總會找到出路」。


母鯊單身10年竟「迸出小鯊」 工作人員:證明了生命總會找到出路
路易斯安那州一家水族館,1月初迎來膨脹鯊寶寶。(圖/翻攝自X)

延伸閱讀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