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畫怡情悟人生/王光慧
王光慧
我學習書畫,完全起源於那次筆會活動。
我自幼就喜歡書畫,練習過一段時間,但充其量也就是用來過年寫寫對聯而已,也沒有要去當書畫家“野心”,後來忙於工作和寫作,學習書畫也就成了一件可有可無的事情了。
大約是2005年的春天,有個朋友來找我玩,他剛剛買了新房,知道我認識的書畫家多,就央我聯繫兩位老師給他畫幾幅畫,裝飾一下房子。我找到了山水畫家王兆祥老師,他就邀請了幾位在我們當地非常有名氣的老師,在我們公司的會議室裏搞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創作活動。
我很早就和王老師認識,我結婚的時候,他曾經給我畫了好多畫作為賀禮。王老師畢業於中央美院高研班,師從於姚志華、魏紫熙等大師,作品題材以山水為主,在魯南書畫界是位非常有名氣的人物。參加這次活動的還有德高望重的孫建明老師,他的公雞牡丹非常出色;有邵斌老師,他以葡萄為主,作品珠圓玉潤、瓏玲剔透,在魯南地區可稱一絕;參加活動的還有有畫竹名家魯開梓老師、著名書法家劉景陽老師等人。交流活初中,這些老師們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創作出許多精美的作品,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深深地觸動了我的心靈,重新激起了我對書畫藝術追求的激情。
我把自己想學畫的想法和王老師進行了交流,他告訴我,可以先從梅蘭竹菊入手,從中學習掌握一些基本的用筆和用墨的技巧,然後再去學習其他題材的作品。我開始從臨習鄭板橋的竹子入手,學習到了繪畫的技法,更體會到了做人要有竹子一樣的堅韌、挺拔的氣節;我喜歡齊白石先生的蝦,向齊派傳人、齊秉慧先生的入室弟子張增榮先生請教,張老師借外出交流的機會,來到我簡陋的書房裏,向我介紹調墨、構圖等方法,並親自現場作畫,向我傳授其中的奧妙。他還鼓勵我,在創作中既要學習別人的技法,還要敢於探索和創新,還要融入自己的思想和激情,這樣才能形成自己的藝術風格。為了掌握花鳥創作的規律,我買來了徐湛先生的花鳥教材和光碟資料,一邊看一邊臨摹學習,從中汲取了很多的營養。
最好的學習是不斷地交流學習,還要不斷地去打破自己的思想的禁錮,接觸更多新鮮有用的知識。我聯繫其他老師們成立了一個交流的平臺,在泰安、萊蕪、德州等地舉行了寫生創作交流活動,認識了很多外地的朋友,開闊了視野,也提高自己的創作水準。我做過宣傳工作,在很多的報刊雜誌發表過作品,和全國數千家網路媒體有著良好的合作關係。我就利用自身的優勢,幫助上百名老師做過報刊雜誌和網路媒體的宣傳,每年的年底,我們自己還舉辦作品網路展活動,把我們的作品做成視頻在百度、今日頭條、優酷視頻等很多平臺發佈。在我的幫助下,很多老師們也都願意和我交流,手把手地教我,幫助我提高創作水準。
藝術的本質就是發現生活中獨特的美,並用自己獨特的方式表達出來。隨著對書畫的越來越深入的研究和學習,我也有了很多的收穫和感悟。在學習和創作中,我發現書法、國畫和文學,有著許多共通的東西,並在創作的時候融合了起來。我寫文章,很多老師說我的作品裏充滿了畫面的質感,我執筆畫畫,很多老師說我的國畫裏有詩文一樣的意境。我的作品也獲得了更多媒體的關注,《中國勞動保障報》、《新農村商報》、《集藏天下》、《文化藝術報》、《江蘇廣播電視報》等數十家報刊雜誌都刊登過我的作品,中國美術家網、中國國家藝術網、人民數字網、央視新聞網等二百多家權威媒體也報導過我的作品,還有多幅作品被中國國賓禮(外事)管理中心收藏,作為國禮向前來訪問的外國元首、政要進行交流。
書畫怡情,它們不僅可以幫助我們修心養性,提高我們的藝術創作水準,更能幫助我們感悟人生。回憶起幾十年來走過的藝術道路,有成功,有失敗,有酸甜,也有苦辣,但我感覺到最大的收穫,就是找到了生活的樂趣,增加了生命的內涵。
- 記者:好報 編輯
- 更多生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