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深處的韋陀堂/付令
付令
在記憶的長河中,有一座小城,它不大,卻承載了我青春最絢爛的篇章。那裏,城東的人民市場,一個被當地人親切地稱為東街菜市場的地方,是我大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僅是一個買賣的場所,更是那段時光裏,我們夢想與現實交織的見證。
人民市場,這個名字樸素而直接,卻藏著無數生活的秘密。白日裏,這裏人聲鼎沸,熱鬧非凡,各種蔬菜、水果、肉類、海鮮,還有那些手工藝品,琳琅滿目,應有盡有。經過塗敷、煆燒,“人民市場”作為街道名釘上了千家萬戶的門楣,成為生活的一部分。我們,這些來自五湖四海的大學生,早已把花期埋進了這裏的煙火,與這片土地同呼吸,共命運。
那時的我們,正值青春年少,心中充滿了對未來的憧憬和渴望。在那所准軍事化管理的男子漢大學裏,我們穿著統一的制服,步伐整齊,但內心卻渴望著自由與浪漫。多麼希望,能在這裏談一場轟轟烈烈的戀愛,讓青春的色彩更加絢爛。然而,直到廿年後,我們才得知,原來我們曾無數次穿行的市場,本名叫做韋陀堂,一個充滿神秘與古韻的名字。
我們走過市場兩端長長的小巷,日落後,喧囂沉寂,燈火闌珊。幽然的星光傾瀉於蜿蜒的石板小路,灰沙土牆漸隱在昨日餘暉裏的花影中。那時,我們中有吉他手“董大媽”,他的音樂總能於喧囂中穿透一絲寧靜;有關中小夥李曉寧,他的縝密與內斂,每門課都能完成得很好。我們感歎,人民市場雖然熱鬧,但作為一條街,卻又有著難以言說的寂寥,就像我們倉促而不安的青春,充滿了矛盾與掙扎。
你可曾知曉,深巷之處的曇花,一年一度月圓夜,悄然綻放。曇花開了,月光下輕輕呼喊,流過芬芳。闌珊之處,我們試圖了卻塵世情緣,卻總是在現實的洪流中迷失方向。夜晚,星光幽然,彎曲的石板路醞釀著多年的老酒,灰牆褪去了昨日黃昏的花影,一切似乎都在訴說著歲月的滄桑。
而今,人民市場已改名為育松市場,街道複名“韋陀堂”,但那份記憶卻永遠鐫刻在我們的心中。隨著“文保工程”的推進,韋陀將軍也被請回了祠堂,肉髻上生長著經年的寒蟬,仿佛在訴說著過往的故事。低矮路燈的盡頭,疊映著白日的人海熙攘,一切仿佛又回到了起點。
多年後,李曉寧成了技術專家,成家立業;董大媽既是“股神”又沒丟下心愛的電吉他,依然是那個風一樣的男子;而我,卻還偶爾來到這裏。因為在這裏,我可以找到久違的寧靜與歸屬感,仿佛回到那段無憂無慮的青春時光。
韋陀堂,不僅僅是一個市場的名稱,更是我們青春歲月的見證者。每當夜深人靜,我總會想起那段時光,想起那些曾經陪伴我們走過青春的人與事。我還曾設想,金剛怒目下的人們談論著柴米油鹽,以及摩肩擦踵之上飛翔著嘰喳的鵲。大家聚一起,有吃有穿,那是多麼的“韋陀”。
- 新聞關鍵字: 煙火
- 記者:好報 編輯
- 更多生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