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因忽略「1警訊」!40歲女罹胃癌第4期

台灣胃癌發生率高,據國健署110年癌症登記資料顯示,有高達80%至90%的胃癌患者是由幽門桿菌感染引起。近日,營養功能醫學專家劉博仁醫師分享一個令人惋惜的病例。兩年前,一名40歲女子因罹患類風濕性關節炎來到劉醫師診所就診,當時檢查發現她體重偏輕,且有幽門桿菌感染。考慮到使用生物製劑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可能會增加感染風險,劉醫師建議該名女子先以兩週的抗生素治療,清除體內的幽門桿菌再進行後續治療。



然而,該名女子當時輕忽了醫師的建議。她自覺胃部並無不適,且擔心生物製劑會導致免疫力下降,因此未進一步接受抗生素治療。兩年後的今天,這名女子因體重大幅下降、食慾不振等症狀再度就醫。診斷結果令人震驚,女子已罹患胃癌第四期,目前只能接受化療,錯失了早期治療的寶貴機會。



事後,這名女子表示十分後悔當初沒有聽從醫囑,及時清除體內的幽門桿菌。對此,劉醫師感嘆道,如果當時女子能夠遵循醫囑,接受抗生素治療並謹慎使用免疫抑制劑,或持續以營養醫學調理免疫力,或許就能避免如此悲劇的發生。



幽門桿菌是一種致癌細菌,已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一級致癌物,與90%的胃癌發生有密切關聯。醫師提醒,罹患自體免疫疾病的患者,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療前,應先排除幽門桿菌感染,以免影響治療效果或增加癌症風險。此外,若出現體重下降、食慾不振等疑似胃癌的症狀,應盡速就醫檢查,把握早期治療的機會。胃癌雖然威脅性大,但只要及早發現,透過手術切除、化療等方式,仍有機會根治。民眾切莫輕忽身體警訊,定期接受健康檢查,才能確保自身健康。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